第72章(第3頁)

  “且不說欠債還錢,天經地義。若非朝廷實在有難,戶部缺銀,想來皇上也不會讓林如海清繳虧空。咱們有難的時候,太上皇和皇上舍得借咱銀子,如今朝廷有難了,咱們再苦也要為君父分憂。世勳之族,本就和國朝休戚相幹,鎮國公府破家舍業沒甚麼,隻要大燕朝能保萬萬年,隻要鎮國公府人人明白為君父效死的道理,那鎮國公府牛家,早晚還能起來!”

  理國公府柳芳,之後也說了差不離兒的話。

  這番正經人都說不出來的谄媚話,雖噎的大部分武勳親貴暗地裡啐了一痰盂的唾沫,也讓大半朝的京官說不出話來,卻讓宮裡的隆安帝大為激賞。

  剛到下午時候,宮裡就有禦筆和朝珠賞賜下來,以嘉贊鎮國公府和理國公府忠孝之心。

  沉默了多少年的鎮國公府和理國公府,一下子重新回到朝野上下聚焦的焦點中,大放光彩!

  這也放牛繼宗和柳芳,對族内哭爹喊娘的族老們,有了個交代。

  ……

  布政坊,忠林堂。

  齊筠恭敬的坐在客位,笑道:“林大人過譽了,齊家能為林大人和甯侯助一臂之力,是齊家的榮幸。再說,這些珍寶古董運回南省去,說不得還能大賺一筆,着實不算虧。”

  林如海微笑颔首,道:“齊老太爺有一個好孫兒,隻是,齊家在此事上冒頭,難免會有人遷怒于齊家。若有難處……”

  賈薔笑道:“若有人刁難,德昂兄來尋我就是。再者,以齊家在京裡的人脈,想來沒有哪個會不開眼。”

  齊筠苦笑,不過還是實話實說,道:“前兒我才進宮,給太上皇送去了我祖父的親筆信,還有一尊三尺高的白玉太清真人像。我與太上皇說了萬寶樓的事,太上皇沒說甚麼,倒是賞了我一個五品龍禁尉的頭銜,和一副‘忠孝之族,萬寶如意’的門聯,想來能夠應付一些屑小。”

  齊家老太爺齊太忠,以白衣之身與天下至尊相交成摯友。

  如今齊家出海量銀子,幫助朝廷收回虧空,換一堆怎麼看都不容易出手的東西,也算是另一種破家舍業為朝廷出力了。

  太上皇看在眼裡,自然不吝賞賜。

  這份待遇,連賈薔都為之眼紅。

  當然,這個待遇大半是落在太上皇和齊太忠一世交情上,旁人實在羨慕不來。

  等又閑話了幾句,齊筠告辭離去後,林如海不無驚豔的看着賈薔,笑道:“前些日子,你同我說你自有主意,能勸服開國功臣一脈清還虧空,我心裡是不信的。這些老牌勳貴府邸,多隻靠祖宗留下的體面度日,若是連體面都失去了,就真的甚麼也沒了。卻沒想到,你居然能做到這一步。”

  賈薔笑了笑,卻又搖了搖頭,道:“也不是能說動所有人,昨天晚上除了鎮國公府、理國公府外,還去了修國公府和平原侯府,正好臨着一條街,所以都去了遭。鎮國公府和理國公府,都算是明理之人。到了修國公府侯孝康和平原侯府蔣子甯那邊,話都沒說完,就端茶送客了。可惜了!”

  林如海明白賈薔“可惜了”三個字的意思,開國功臣的後代裡,真正還在軍中打熬的人不多,侯孝康和蔣子甯就是屈指可數的那幾個人中的兩個。

  林如海沉默了稍許,問道:“是否再尋人去勸勸?”

  賈薔搖頭道:“欠銀子都是小事,關鍵這兩個人不是明白人。沒來由的驕傲自大,身份沒多高,長的還醜,在我跟前充長輩,說話陰陽怪氣……算了,不用再勸了。不是明白人,強站一起,也隻會拖後腿誤事。”

  林如海聞言一挑眉尖,道:“那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
  賈薔抿了抿嘴,看着林如海道:“放出風去,就說我上門被趕了出來。我已經讓人去尋他兩家的過錯了,過幾日,請天子下旨,抄家,除爵!殺雞儆猴!另外,用過晚飯我就回賈家,讓人去請王子騰說話。豐台大營十二營,今晚就可以換将了!”

  “……”

  ……

  榮國府,榮慶堂。

  東暖閣内,除了賈母、鴛鴦和王夫人,再無她人。

  鴛鴦隻當做沒長耳朵,凡事不聽不問,隻在一旁服侍賈母。

  王夫人也知道鴛鴦在賈母心裡的位置,并不多事。

  她面色有些古怪,手裡拿着一封信,對賈母緩緩道:“老太太,事情就是這樣了。宮裡皇後娘娘,相中了薔哥兒,透過貴妃把意思傳了過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