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(第8頁)

  林如海聞言,眉頭愈發緊皺,輕聲歎道:“甄家……有些麻煩。”

  趙棟、劉祥,原就是景初舊臣。

  哪個封疆大吏,不是天子的心腹之臣?

  若說這兩個已經有些棘手,那甄家就更麻煩了。

  甄家,某種程度上來說,就和太上皇的家生子一樣。

  俗話說的好,打狗還要看主人。

  甄家已故奉聖夫人對太上皇有十年撫育之功,太上皇幼時最艱難的時日,是甄家奉聖夫人,以無微不至的慈愛護佑了他。

  念及這份恩情,太上皇六次南巡,四次住在甄家,當着随駕王公百官的面,指着奉聖夫人言其為“吾家老人”。

  奉聖夫人在時,每年生辰之日,宮裡并諸王府,不知多少禮送來。

  甄家從父祖起,在江南坐鎮多年,以為天子耳目。

  這等聖眷,也奠定了甄家成為江南第一家的底蘊。

  即便是現在奉聖夫人過世已久,可隻要太上皇在一日,就真的不好動甄家……

  “不過,臣有一法子。”

  眼見隆安帝臉色黑成鍋底,林如海心中都為之憋屈,他沉吟稍許後,微笑道。

  隆安帝忙問道:“愛卿有甚麼法子?”

  林如海笑道:“皇上,湖南巡撫鄭思敏,算起來,也是太上皇的心腹之臣,但在景初舊臣中,此人勉強算是一股清流了。雖然難免和光同塵,但就臣所知,其在任上,興教化,修水利,重農桑,可算一個幹臣。皇上何不将其調入江南為巡撫,再将趙棟以升官之名招回京來,查辦之!”

  “鄭思敏?”

  隆安帝想了想,道:“朕記得,他和你,也是同年罷?”

  林如海點頭道:“正是如此,臣才敢舉薦他。雖然鄭大人遠無法和韓大人半山公相比,但想來應該能在韓大人的容忍之内。有他居中當緩沖,半山公拾掇起江南官場來,也不至于發生過大的動蕩。”

  隆安帝聞言,若有所思的緩緩颔首,正這時,忽見一紅衣大太監捧着一特制皮匣進來,躬身道:“萬歲,湖南巡撫送來的緊急密折到了。”

  隆安帝聞言一驚,和同樣驚詫的林如海對視一眼後,忙讓内侍取了來,戴權仔細檢查過火漆口後,方再用金鑰打開皮匣上特制的鎖,取出密折,獻給了隆安帝。

  隆安帝打開一看,眼睛登時一亮,哈哈大笑道:“林愛卿,你所言不虛,你所言不虛!兩湖,終于下雨了!哈哈哈!下雨了!”

  五省大旱,最可怕的,便是兩湖大旱。

  兩湖乃國之糧倉,一旦下雨,就不會再發生傾國之難了!

  ……

  甯府,前廳。

  将薇薇安和凱瑟琳送去榮府二門,讓林之孝家的引去榮慶堂後,賈薔便回到甯府前廳,看到了一别兩月餘的徐臻,徐仲鸾。

  見其還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,連見他行禮都樂呵呵的,賈薔笑罵道:“不是讓你留在江南,鋪展冰室,再幫助薛二叔多做事麼?怎麼這會兒就跑來了?”

  徐臻起身叫屈道:“我的大侯爺诶!誰能料到你老回京後,直接覆滅了一座大營,幹掉一個武侯,還封了侯了?消息傳回南面兒去,借着您老人家這個勢頭,冰室營生在江南六省鋪開連點磕絆都沒打。當然,這其中齊家也出了大力。再加上你們賈家的親舊世交,我都打着您老人家的牌子逛了逛。連甄家……”

  賈薔聞言變了面色,皺眉道:“甄家?你連甄家也去招惹了?”

  徐臻忙道:“侯爺别誤會,你臨走時交代過,甄家要敬而遠之,我怎還敢主動去招惹?是甄家自己尋上門來要買綢緞要買冰,還非要給銀子也不拖欠……後來我一想,甄家看着,雖前景似不大妙。手腳太大,江南凡是求到甄家門上的,少有空手而歸的時候。甄佛之名,也讓人瘆得慌。可就算甄家要倒,我尋思着,也沒必要躲的遠遠的吧?再怎麼躲,甄家也是賈家的世家老親,這一點沒法躲不是?不如先借一分力,得了好處再說。真到甄家倒的那一天,隻要不牽扯進去,總株連不到侯爺頭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