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(第7頁)

天予弗取,反受其咎

  翌日清晨,還不到卯時,其實還算在夜裡。

  石碑胡同,趙國公府。

  敬義堂上,九旬高齡的趙國公姜铎,瘦的都快縮成了一團,可精神頭居然還不錯。

  姜铎坐的椅子都是特制的,要走上三四級台階才能坐上去。

  椅子上鋪着新猩紅氈,設着大紅彩繡雲龍捧壽的靠背引枕,外另有黑狐皮的袱子搭在上面,大白狐皮坐褥。

  姜铎坐在上面,美滋滋的吃着碧梗銀耳紅棗粥,稀疏的的幾乎沒剩幾根的頭發,随着他樂呵呵的抖腿,跟着上下漂浮着……

  長子姜保、次子姜平、三子姜安、四子姜甯以及才從江南水師回來的長孫姜泰,還有幼孫姜林都在堂内,靜靜的看着那幾根白發紛飛,等待老頭子用完早飯。

  姜保妻鄒氏領着幾個兒媳、侄媳在旁邊侍奉着,或添粥,或添小菜。

  姜铎年歲雖高,看起來也幹瘦,可飯量居然不淺。

  吃了兩碗碧梗銀耳紅棗粥,又吃了一小碟白切羊肉,半碟松花小肚兒、醬瓜絲兒和清拌粉皮兒。

  吃飽喝足罷,姜铎打了個飽嗝,美美的咂摸了下嘴,沖兒媳孫媳笑着點了點頭,等兒媳孫媳都下去了,再轉過臉來看兒孫時,就成了一臉的嫌棄了,道:“一群球攮的,坐在那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,沒老子當年把腦袋别在褲腰帶上打天下,能有你們幾個雜毛坐在這的份?”

  長子姜保賠笑道:“父親說笑了,誰敢甩臉色?看到父親胃口如此之好,我們做兒孫的,唯有高興的份兒!”

  一衆姜家兒孫連聲附和。

  姜铎信個錘子,道:“别以為老子不知道,你們一個個都覺得自己了不起,老子這樣壓着你們,可大燕百萬大軍,還是有一半将領都聽命于你們,你們多了得?老子要是早點死,怕是一個個都能做天下兵馬大元帥了!不知天高地厚的頑意兒,連姜家軍的口号也敢喊出來,老子當初怎麼就沒把你們一個個都溺死在馬桶裡?我就想不明白,得有多蠢的豬腦子,才敢喊出這樣的話來?這種話,能在外面說麼?!”

  衆人目光都落向了三子姜安。

  “父親,這都是謠傳……”

  三子姜安有些心虛的賠笑說道。

  “謠你娘了個歪嘴傳!下流畜生!”

  姜铎罵了句後,歎息一聲,興趣索然的搖頭道:“罷罷罷,這樣的蠢貨,我連罵起來都覺得沒勁,實在沒得救了。老大,你看着他,往後老三就在家裡,尋個院子讓他住着,酒色不缺,但不能出門半步,也不能見外客,好好生孩子就完了。對外,就稱他病了。老子活了九十來歲,總不能臨了被這樣的畜生給坑個滿門抄斬的下場。”

  “父親!爹!那都是酒話,那都是酒話啊!兒子知錯了,兒子知錯了……”

  姜安差點沒吓瘋,這是要将他圈禁起來,廢了他啊!

  然而姜铎臉上不見一絲頑笑之色,姜保心中對姜安也十分不滿。

  有些事說得做不得,有些事做得說不得。

  姜家軍這樣的字眼,即便吃醉了酒也絕不該出口。

  若非和姜安吃酒的是趙國公一系的老部下,聽聞這話唬了個半死,偷偷前來通了信,果真傳到外面去,那立刻就是傾族大禍。

  大燕的軍隊的确是一家的,但絕不是姜家的!

  姜保與長子姜泰點了點頭,姜泰即刻出外,引着兩個親兵過來,将姜安拖了下去。

  等姜安自此再無機會出現在敬義堂後,姜铎老眼又看向了其他子孫,道:“這明面上,的确有不少将領,自認是姜家門下。可你們要明白,這些将校,并不是真正經曆了戰争,經曆了生死,才投在姜家門下的。你們也沒有真正戰功加身,沒有真金白銀的功勞,就注定了你們沒那麼高的威望,别想讓人家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們。要不然,憑一個書生一個孺子的屁話,就能吓的姜家上下老老實實待在家裡?都别把自己個兒看的太高!果真鬧點真格出來,沒幾個會跟你們!

  沒有這個自知之明,趁早都在家裡待着,别他娘的出去給老子惹禍!老子活到這麼大一把年紀,還得為了這樣的事操心,一群野牛肏的下流種子,沒一個争氣明白的!”

  罵了一通後,姜铎就要準備去上朝了,他本不必去,但今日想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