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(第3頁)

  ……

  榮府,榮慶堂。

  罵完賈薔的忠靖侯史鼎,被賈母兜頭蓋臉的好一通罵後,也明白過來,賈母雖是史家出身,可如今卻是賈家人了。

  雖心裡怨恨,可面上卻賣慘道:“老姑奶奶,我這不也是急糊塗了嘛!口誤,口誤!可眼下機會實在難得,過了這個村兒,再沒這個店了。趙國公也不知是不是老糊塗了,大朝會上往自己身上狠戳了幾刀,眼下京城、九邊和外省各處的大員都要調換,這個時候若是不進去分一杯羹,往後再沒這個機會了!大哥運氣好,大嫂娘家有個軍機處司員,走了走關系,出了筆銀子,撈着了江西提督這個肥差。我這邊要是錯過了這個坎兒,就真的再沒翻身的機會了。如今眼看思哥兒、明哥兒他們都大了,我這個當老子的若是連娶親之資都拿不出,還如何有顔面當這個老子?”

  史鼎叫慘,其妻朱氏則負責抹淚痛哭。

  賈母聽的腦仁痛,有心不管,可到底是娘家侄兒,且聽起來,機會的确難得,她遲疑稍許,問賈政道:“咱們家可有甚麼路子,幫他走一走沒有?”

  賈政苦笑道:“母親,如今怕是……且上個折子,試試罷。”

  史鼎說話直,道:“姑母,如今二表哥說話的分量,比不上東府那位。賈家若是沒那頑意兒,大表哥、二表哥說話,有姑父大人的餘蔭在,連東府的體面一并算上,那任誰都給幾分面子。可如今東府出了那麼個家夥,那麼能折騰,把賈家的體面都拉到他身上去了!再加上,林如海待他和親兒子沒兩樣,又多了一層……姑母,要說林如海是你老的姑爺,他要是能幫我說一句話,那就更好了!”

  賈母聽了都罵道:“黃湯迷了心了!如海是文臣,是戶部侍郎,那樣要緊的位置,替你讨個武官,豈不犯忌諱?”

  史鼎急道:“那怎麼辦?老姑母,這武官更換速度快,不比文官要考這考那,統共就那麼些好位置,誰先在皇上那留下印象,讨得情面,誰就能占個好位置。果真能當上個外省大員,往後我們這些當侄兒的,也不必在苛勒着過日子,平日裡連見你老給你老請安都不敢。咱們史家就你老一個姑奶奶老祖宗了,我們果真是那沒心沒肺,不知孝敬的?可哪回來,若是空手來,你老自不在意,可我們這些小的,連臉都疼。你老再給我們幾個花的,就更别提了,真真哪回家去不哭一場?便是以後死了,也沒臉見祖宗啊!”

  聽他說成這樣,賈母都落下淚來,歎息一聲,對賈政道:“打發人去東府看看,王爺走了沒有?”

  史鼎一聽大喜,賈政打發人去問,結果過了一會兒下人回來卻道:“王爺還沒走,田國舅又來了。”

  賈母奇道:“他來做甚麼,沒聽說他家和咱們家有甚麼往來?”

  史鼐夫人趙氏酸溜溜道:“如今他得意了,這點年紀,來往的不是王爺就是國舅,說到底還不都是賈家的光彩都讓他一人得了去?也難怪不把我們這些窮親戚放眼裡了。”

  賈母怒喝道:“你少說這些淡話!不想在賈家待,就趕緊走!人家一氣收了史家四個人,要提攜安排差事,幫着調理管教,你不記人一點好,還說這些挑撥離間的屁話!你既然看不上人家,帶着你的兒子,回你娘家去罷!”

  史鼐也斥了句,卻不知,榮慶堂上心裡最酸苦惱恨的,卻是高台左側,陪賈母坐着的王夫人。

  在王夫人看來,賈薔一個小小人兒,又有甚麼功績,讓他這樣光彩?

  還不是因為他襲了賈家的爵兒,又得了林如海的照看?

  可林如海為何如此關照賈薔?還不是因為黛玉那個小賤人,不知好歹,和她娘一模一樣!!

  黛玉六歲來賈府,這麼些年來,是誰在養着這個娘親早死的失恃之女?

  老話說的果然再沒有錯,無恃之女,失母少教,不能當家門大婦!

  若是黛玉念着寶玉的好,讓她爹林如海多照看寶玉,說不得,皇後娘娘就會将娘家侄女兒說給寶玉為兼祧妻。

  現在和皇子王爺國舅來往的,就會是寶玉!

  越這般想,王夫人面上的臉色越發寡淡,唯有手裡攥着念珠的手,蒼白的手背上青筋都暴了出來!

  趙氏被罵成這樣,居然也沒甩袖離去,在史鼐給他使了個眼色後,又看了看朱氏,便賠笑道:“老姑奶奶還和我一般見識,我一個婦道人家,又懂甚麼?不過是娘們兒說嘴兩句。這堂上又都是自家人,沒個外人,若是在外面,我再不會這樣說。不僅不會這樣說,果真聽到有人說賈家的不是,我還得撕扯幾句!”

  朱氏也賠笑道:“誰說不是呢!到底是幾輩子的老親,也就自家人一起,到底拿他當個晚輩,才編排幾句。便是親兒子,也時常啐罵着。老姑奶奶到底拿我們當外人,不然的話,二太太說薔哥兒兩句,老太太也不願意?”

  王夫人:“……”

  賈母抽了抽嘴角,總覺得這滢婦在故意使壞,道:“他若隻是個重孫輩,随你們怎麼罵。可他還是賈家的族長,為賈家做了多少事,連我都要讓三分,你們隻當他是個孩子教訓?需知你那罵的不隻是他,還有賈家的臉面!二太太比你們明事理的多,何曾罵過他?”

  趙氏和朱氏悻悻一笑後,趙氏想起一事來,笑道:“罷罷,往後再不罵就是。老姑奶奶,你老可聽說薔哥兒西斜街那個會館沒有?哎喲,可真是火爆熱鬧!别的倒也罷,他那院子裡出了一種新綢緞,顔色那叫一個明豔,且料子比内造的更好!多少人想要,拿着銀子都買不到。知道咱們史家和賈家的幹系,就托到咱們家門上,說務必懇請給個體面,求一些來!”

  朱氏也笑道:“哎喲,二嫂子那裡也有人上門?我這邊也是呢!這可事關咱們史家的臉面,那麼多高門貴婦甚至王府都上門了,史家好多年沒那樣風光了。老姑奶奶,旁的都好說,你啐也好罵也罷,左右您是祖宗,我們當晚輩的就是挨個打也要磕頭。可這事事關史家的體面,你老可一定得幫這個忙才行!”

 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