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章(第7頁)

  這也是曹叡能得隆安帝賞識,賜王命旗牌,托付封疆的緣由。

  但到了這個位置,背後是一定要站着一個能在最頂層引路的後台。

  這并不隻是靠山,也是表明他政治路線,風向何處吹的必選之路。

  誰都知道超然于紛争外最好,最舒适,也最沒危險。

  但實際上,官場上抱着這種念頭的人,都是第一波被幹掉的!

  原本,曹叡是等着韓彬、李晗等人全部回京後,再認真選擇投到哪人門下去。

  雖然這批人皆為天子信重的新黨巨擘,但到底投誰門下,還是有天壤之别的。

  卻不想,沒給他許多選擇的機會,林如海就抛來了橄榄枝。

  尤其是在這種節骨眼兒上,有他拒絕的餘地麼?

  韓彬不歸,景初舊臣注定垮台之際,滿朝上下如今獨林如海旌旗招展!

  雖然窦現回京後,火力全開,搬倒了諸多高官,但他也隻是一殺臣,難立大旗。

  因為自古以來,殺臣都難有好下場……

  所以,林如海幾乎是眼下唯一的選擇。

  又有山東一地的淵源在,現在拒絕,那才是将人得罪死了!

  沒聽人說,回京後要奏明天子,升格山東巡撫為總督?

  這種大事上,其實敗一人遠比成一人容易的多。

  那位趙國公打發來的劉将軍不就是如此?

  還是元平功臣,又有戰功在身,可林如海不讓他妄動,他都不敢多動一步。

  封疆大吏尚且有王命旗牌,可斬佞臣,更何況軍機相國手中的天子劍?

  林如海果真斬他,回京後便是趙國公姜铎都不會多問一句。

  這就叫禮絕百僚之相國!

  曹叡若拒絕,林如海當然不會殺他,但隻要回京說一句,曹叡不宜代天巡撫山東,那他就不隻是丢官的問題了,餘生的前程都将斷了。

  雖然曹叡不能肯定林如海會不會這樣做,但他知道,林如海有能力這樣做就足夠了……

  所以,也就沒有别的選擇了:“下官參見恩相!”

  林如海見此呵呵笑着,滿意的微微颔首,叫起道:“子揚不必如此,老夫沒有荊朝雲那樣大的規矩,也沒何振、羅榮那樣大的脾氣。好好替皇上辦差事就好,京裡有老夫在。”

  他雖為官數十載,但大半光陰都在揚州鹽院。

  那一處雖是天下第一流膏腴要地,卻畢竟遠離中樞,難以培養下臣勢力。

  這麼多年來,也隻一個陳榮可堪大用。

  若非如此,他又何必非用賈雨村?

  如今在景初舊臣中摘選出來不少還算清廉可用的,大半充斥在戶部,慢慢調理,如今再選一曹叡,也算是成就一番根基雛形了。

  聽聞林如海之言,曹叡徹底放下心中包袱,不再多想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