衆人見之,笑聲又止住了。
黛玉輕輕扯了扯賈薔的袖子,賈薔笑了笑,然後道:“寶玉,今日我在宮裡見到皇貴妃,也就是,你的親姐姐。這幾日宮裡到處是閑言碎語,皇貴妃過的不大好,最主要的,還是擔憂家裡。雖說我開解了番,但她未必信。晚會兒你寫一封信送到東府來,回頭我送進宮去,明白了麼?”
寶玉點了點頭,賈薔又對探春、賈蘭等人道:“你們也寫,一人一封,把家裡的事撿高興的說。”
衆人點頭應下後,賈薔敲了敲桌幾,問道:“這飯到底能吃不能吃啊?餓死人了!”
因看到賈薔關照元春并和西府姊妹們打成一片而高興的賈母,忙催李纨道:“快快,擺飯,擺飯!”
……
大明宮,養心殿。
牛油大蠟将西暖閣勤政親賢殿内照的通亮。
隆安帝、韓彬、林如海君臣三人坐而論道,韓彬坐不住,坐一會兒便起身,将白天裡構思之思路複述了遍。
不過,晚上又詳盡了許多。
隆安帝和林如海聽了,皆連連點頭。
論治國之才,韓彬是絕對的大才!
許多政點,都讓隆安帝和林如海欽佩不已。
今夜,他一人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個多時辰,最後道:“目前來說,想的還十分有限,不周全,許還有不少漏洞。皇上,林大人,此政還需您二位提點指教。”
隆安帝沒說話,看向林如海點了點頭,示意他先說。
林如海沉吟稍許後,緩緩道:“具體施為方面,不必急于盡善盡美,可以便實施邊修改。其實半山公已經想的很周到了……”
韓彬笑着擺手道:“如海,雖在禦前,可這些客套話,能免則免。皇上聽着省心明快,老夫也不願啰嗦。你這套君子作風,在老夫跟前不必。有甚麼說甚麼,直言了當最好!”
林如海聞言,拱手笑道:“慚愧了……”說着,又搖了搖頭,道:“還是着相了,罷,那我就直言不諱了。”
韓彬道:“就該如此!”
林如海道:“半山公,以考成法來簡拔可用官員,為後政打基礎,總體來說是好的,隻是也有些弊端。譬如,是不是一定就是說,納糧繳稅完成的好的官,就是好官?當然仆明白,在當下來說,這樣簡拔已經是極高明的了。因為這樣總比吏部四司靠感覺出來的靠譜……
不過,如果能補充一些手段,譬如說去各地調查一番,當地州縣官員是怎麼征糧收稅的。再者,他們有沒有果真去丈量當地士紳巨室的田地,清丈田畝?他們對于新政到底持甚麼态度,也就看出來了。
雖然這樣做差事很繁重,但是吾以為,是值得的。能挑選出一批真正願意為新政辦事的官,尤其是州縣官員,意義極重大!
皇上,韓大人與臣都老了。臣等當然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,但隻是如此,遠遠不夠!想要新政真正能大行天下,而不像前朝那樣,變法上幾年十來年後,人亡政息,那麼從一開始,就要注重年輕官員的栽培!
畢竟,韓大人和臣,再怎麼鞠躬盡瘁,頂多也就是十年光景。臣素來以為,軍機宰輔,十載光陰最好。
即便沒老糊塗,也該讓年輕些的後繼官員上位。”
頓了頓,見隆安帝若有所思,韓彬亦是皺眉沉思,林如海又道:“除此之外,臣以為,還有一樁重要事,就是不斷的和九大總督,天下封疆們談談。首先要說服他們,認可新政。這一點,十分重要。”
韓彬冷哼一聲,沉聲道:“不認同,那就換人!”
林如海笑道:“半山公,不是讓他們嘴上認同,得多和他們談談,讓他們心裡認同。或是有些人開始認同,後面漸漸不認同了,也說不準。軍機處不好一味的強壓,還得問明白,到底哪裡有問題。任何大政,無論新政還是舊政,都沒有十全十美的。唯有不斷的查缺補漏,才能真正讓百姓受益。”
按照賈薔前世的說法,這應該叫統一思想……
韓彬聞言若有所得,緩緩道:“此事待我回去再細細想想,也确實,急躁不得。”
隆安帝看着兩大國之幹臣在讨論新政,心裡當真覺得賞心悅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