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0章(第9頁)

  嶽之象聞言正色道:“還真有一事,想厚顔相求。”

  賈薔眉尖一挑,道:“何事?且說。”

  嶽之象拱手道:“大人,我有一妻一子,一直在林府過活着。如今存身大人麾下,希望妻兒也能入賈家。另外,犬子今年六歲,到了該讀書的年紀,可我一個粗人,還希望……”

  賈薔笑道:“是我的不是,都忙糊塗了,連這些都忘了……可見,不是幹大事的人。”

  嶽之象賠笑道:“必是大人以為,在林府和在賈家一般,是我多事了。”

  賈薔擺手道:“哪裡話……這樣,你兒子來後,直接送入賈家族學,可賈家子弟一并讀書。你是良籍罷?”

  嶽之象搖頭道:“在林家。”

  意思即林家家臣,戶籍入林家,隻能是奴籍。

  賈薔搖頭道:“從前可以,往後不行,你兒子要讀書,将來科舉,必是要清白家世,回頭我尋人給你重轉戶籍。老嶽,你也别太感動,我手下大多數如此。賈家又不養死士,拿身契圈着你們做甚。”

  嶽之象聞言,也沒多說甚麼,磕了個頭後轉身闊步離去。

  待他走後,李婧反倒有些不安問道:“爺,孫婆婆那裡,是因為就她和她那坡腳孫子相依為命,放良後也不怕甚麼。除了爺這,她也尋不到好的落腳處。可這位……縱是林老爺送來的人,是不是寬容的狠了?這次南下家眷這樣多,全指着此人,可行麼?”

  賈薔笑道:“一張身契果真有那麼重要?西府那邊壞事的都是家生子!身契,屁用沒用。多一張身契是收不來忠心的,用情義,和利益并重,才能得真正的忠心。此人是個好手,十分難得。你放心,我心裡有數。至于南下途中,也不是全靠他。誰敢小瞧我們的少幫主,那才是作死。你手裡不是還有一支暗衛,極是了得?其他的我都很放心,隻是覺得對不住你,不能陪你南下,不能親眼看到我們的孩兒出世……其實現在我都恍若在夢中,我居然要當父親了?”二世為人,他也沒覺得到了當父親的年紀……

  見賈薔滿面笑容,李婧也高興,她十分體諒道:“爺要忙皇差嘛,可惜我這個時候有了身子,不然還能為爺分憂解難。”

  賈薔笑道:“你便是留下來,這些事也不容你插手。繡衣衛的大權,如今多在張真和鄭陽手中,南北鎮撫司的一切機密我都不會過問,隻要下令時,他們能聽就是。當初和皇上說好了,當一年指揮使,那就隻當一年。裡面的水太深,知道的越少,往後越容易脫身。連我都是如此,又怎會讓你往裡面跳?好了,家裡的事你不必多操心,我讓人尋來了四個穩婆,都是第一流經驗老到的。揚州那邊再尋四個,到時候務必讓你平平安安的生下孩兒。孩子出生後,你不必急着回京,要親自喂養,至少喂到一歲。”

  見賈薔目光看的不是地方,李婧紅了臉,道:“爺去西府看看罷,該準備帶上的,讓她們都帶好了。”

  賈薔點點頭,抱了抱李婧後,往西府去了。

  ……

  大明宮,養心殿。

  隆安帝坐于禦案後,同韓彬道:“就這兩天,蘭台和禦史閣彈劾左愛卿的折子一下就多了起來。多是彈劾他暴虐,施暴政,侵擾民生的。連宗室裡,都有宗王上折子,告左愛卿胡來。”

  韓彬沉聲道:“皇上,左大人傳下鈞令,着步軍統領衙門、五城兵馬司、順天府衙并下轄諸縣,嚴厲打擊街頭坊間迫害欺壓百姓之青皮地痞,嚴查各青樓、賭坊、戲台班子、人市等處,凡有坑蒙拐騙,脅迫欺淩行徑者,一律從嚴處置。并有菜市、米市、肉市等諸多民生之地,有霸行囤積惡意漲價者,嚴懲不貸。總之,一樁樁政令頒下後,那些平日裡橫行霸道、欺壓淩辱百姓的惡霸們,自然叫苦不疊。他們背後,多有官員和權貴收受賄賂。甚至,那些害人之地原是權貴所開。他們利益受損,自然會不樂意。”

  隆安帝冷笑道:“是啊,吃痛了,怎會不叫?”

  韓彬道:“皇上,這樣的嚴厲打擊是有必要的。隻有将這些刺頭,這些坊間最直接的不安之人狠狠打掉,流放,等推行新政時,渾水摸魚想趁亂放火的人才會少許多。不止京城一地,發往外省要求嚴厲打擊惡霸地痞的文書已經送了出去,很快,大燕境内百姓,就能得到初步安甯。此政令大行三載,則民心安矣。”

  隆安帝點點頭,道:“這是好的政略,能設定三載之内,就更周全了。不過,并不是隻嚴打三年,依朕來看,每十年或十二年,就來一回,最好不過!天下子民,絕大多數都是老實善良的。朝廷不能讓老實善良本分的百姓,任由那些惡霸地痞欺負。周而複始的嚴打,可最大限度保證百姓安甯。”

  韓彬點頭道:“皇上聖明。”

  隆安帝又道:“再有一事,軍機處奏議,讓賈雨村做兵部尚書,是愛卿之意,還是林愛卿之意?”

  韓彬聞言立刻正色道:“皇上,此議為老臣之意。兵部……為六部之一,如此要緊之地,眼下卻是一塌糊塗,着實不像。所以,臣以為,需要一手段強硬者,好好梳理梳理。臣等建議,由李晗先入兵部,料理妥當些後,再将太仆寺的賈雨村調去。此議之重要,在于兵部執掌大燕百萬大軍軍資分配供給之權,将此大權收回軍機處,便于皇上收攏兵權。”

  隆安帝點了點頭,道:“朕原以為是林愛卿……他先前才建議派謝鲸去山東,執掌山東大營。若是再将兵部攏在手裡,朕有些擔心你們内閣會不會生出些龃龉來。新政尚未開端,眼下還不是争權奪利起紛争的時候。”

  韓彬呵呵笑道:“皇上該信任林如海才是。臣等數人中,以林如海的性子最溫和,儒雅淡泊的很。而且,不似臣這等急躁,行政境界舉重若輕,比臣等高明不少。”

  隆安帝笑道:“林愛卿那邊朕自然放心,朕是擔心李晗,莫要多心。不過既然是軍機處共同所議,想來李卿也不會有異議。你們皆是朕所要倚重的心腹大臣,新政艱難,汝等尚需精誠合作才是。”

  韓彬鄭重道:“皇上放心,臣等皆是磨砺多年,知道新政不易之人,豈敢鼠目寸光,于眼下就自生内亂,惹人恥笑?”

  隆安帝點點頭,過了此議,又問一事,道:“昨日賈薔那會館投毒案,愛卿可有所耳聞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