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(第1頁)

  李暄難得壯膽寬慰隆安帝道:“父皇,不是您老了,便是再倒退三十年,您也不會像他這樣愛吹牛!”

  隆安帝哼哼了聲,尹後則嗔了李暄一眼後,笑勸道:“皇上别苛責孩子們了,難得他能如此坦誠,将心裡所想都告訴了皇上。臣妾雖不知前面的朝政事,但想來那些臣子們,斷不會如賈薔這樣,願意将心裡各樣打算明明白白的都告訴皇上。臣妾覺着,很難得,也真是不錯呢。”她看着賈薔,顯然越看越順眼。

  隆安帝笑道:“好!既然皇後這樣為他說話,那朕也就不多說甚麼了。”

  說罷,他看向李暄問道:“今日你們還去李曉和李時府上了?”

  李暄幹笑了聲,點點頭道:“宗室裡幾個老王和國公都在說風涼話,說三哥和四哥在内務府裡也沒少撈,看看兒臣和賈薔到底能不能秉公處置,兒臣沒法子,才求到三哥和四哥府上。不過好在,他們都通情達理,很支持兒臣和賈薔的差事。父皇,如今便是不用發行勞什子國債,内務府收回來的銀子,也夠拆借給戶部了。”

  隆安帝不置可否的“唔”了聲,又問道:“那甯王府那邊怎麼說?”

  甯王李皙就是上一任内務府總管大臣,太上皇在時,李皙和義平郡王之子李春、李明,都是九華宮的常客。

  相比之下,李暄兄弟們除了李時外,其他幾個都不受太上皇和皇太後的待見。

  甯王李皙最得寵,因而執掌内務府,即便是隆安帝登基之後位置都未改變,直到太上皇駕崩前幾個月,他自己請辭了内務府總管之位。

  可想而知,李皙在内務府撈了多少……

  聽聞隆安帝之言,賈薔卻沉默了,李暄小聲道:“父皇,賈薔原是準備帶繡衣衛去的,可被兒臣強攔下了……”

  隆安帝聞言,眉尖輕輕一挑,一旁尹後也鳳眸一凝……

  隆安帝沉聲問道:“你為何攔下賈薔?你們連你三哥、四哥府上都敢帶人去,卻不敢去甯王府?”

  李暄忙解釋道:“父皇,兒臣和賈薔去三哥、四哥府上時,可沒敢帶繡衣衛,兒臣是借了母後的招牌,不然還不被他們打出來?至于甯王兄……兒臣總覺着,甯王兄的身份不大一樣,朝裡好些人都待他不同,甚至父皇不也是待他比其他宗室子弟親厚三分?兒臣摸不準甯王兄那邊的情況,就按下了賈薔,不讓他往那邊去。”

  隆安帝眼睛眯了眯,看了李暄稍許後,轉向賈薔,問道:“你準備去甯王府?”

  賈薔點點頭,道:“臣也知道所謂太上皇元子嫡孫的名頭……但臣有些想不大明白,老義忠親王是壞了事被廢黜的,身為罪人之子,皇上賜予王爵,并親厚相待,已經算仁至義盡了,還要怎樣?他貪心不足,往内務府裡伸手貪腐,是辜負了皇恩,難道就縱由着他?這算甚麼道理!”

  李暄小聲氣罵道:“你懂個屁啊!李皙那人……總之麻煩的很!打了忠順王不當緊,可要是動了甯王……”

  賈薔追問道:“他犯了國法,我動了他又能如何?”

  李暄笑罵道:“你這夥腦子裡除了銀子事精明外,其他的還不如我呢!”回過頭對隆安帝道:“父皇,兒臣說不服賈薔,您教訓他!”

  隆安帝呵了聲,雖臉上不見甚麼笑容,但難得有一分笑意,道:“難得小五也有教人的時候……内務府虧空,就到此為止罷。該追繳的追繳完,該賠的賠盡。怎麼調整三院七司的官員,你們也可商議着來。再有,将内務府錢莊支撐起來。其餘的,就不用你們理會了。賈薔,處理勳臣諸事時,務必常懷謹慎之心。朕相信,你明白朕的意思。”

  說罷,隆安帝對尹後道:“朕先回去了,還有幾本折子沒批。”

  尹後忙引着賈薔、李暄恭送,等隆安帝走後,尹後轉過身來,鳳眸盯着賈薔,似笑非笑道:“你這壞東西,皇上沒來時怎未同本宮說,要請本宮當勞什子内務府錢莊總莊主?”

  李暄也不滿道:“就會拍我父皇的馬屁……龍屁!這樣的事,合該由爺來說!爺是内務府第一總管大臣,你頂多排第二!”

  賈薔沒理這孫子,同尹後道:“娘娘,臣也是靈機一動,并非蓄意謀之。不過臣現在覺着,娘娘越來越适合這個位置。”

  尹後回到鳳榻上坐下,躬身彎腰的那一刹那,賈薔垂下了眼簾……

  尹後坐正後,就見李暄正盯着賈薔看,不由好奇道:“五兒在看甚麼?”

  李暄嘎嘎笑道:“母後,賈薔居然臉紅了,可見他是在說奉承話,連他自己都覺得羞愧了!要不然,怎會臉紅?”

  賈薔扯了扯嘴角,道:“是地龍燒的太熱!王爺想多了……王爺難道不覺得,娘娘最适合這個位置麼?”

  李暄搖頭道:“我可不想讓母後陷入糾紛中,錢莊必然會招惹出許多官司,何苦擾母後的清靜?”

  賈薔聞言就不好多說甚麼了,尹後看着二人笑道:“此事本宮會思量一番的,時候不早了,你們且出宮罷。”

 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