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(第10頁)

  香菱在旁邊看了會兒,實在看不出有甚麼精妙之處,見探春的臉都快趴上去了,不由好奇問道:“三姑娘,這字到底好在哪裡喲?”

  探春頭也不回,卻也沒有不答,歎道:“褚登善書,貌如羅琦婵娟,神态銅柯鐵幹。此碑尤婉媚遒逸,波拂如遊絲。能将轉折微妙處一一傳出,實乃不可多得之碑文!”

  黛玉在一旁也微微颔首贊道:“美女婵娟似不輕于羅绮,鉛華綽約甚有餘态。初唐三家:歐、虞、褚并稱書壇,但真正開啟唐代楷書門戶者,非褚氏遂良一人莫屬。縱觀唐中顔真卿、徐浩,莫不受其影響,可以說唐朝書壇風貌,便是由褚遂良啟導的,難得好字。”

  黛玉的閨房本就像書房,書架上滿滿當當都是書,一張幾案上,更是擺滿了如林的毛筆。

  身為探花郎之女,黛玉之才情絕高,所以雖然不如探春那樣癡迷書法,但所知之深,不遜旁人。

  賈薔站在一邊,領着香菱、晴雯等,一并拱手道:“受教了!”

  “呸!”

  黛玉登時氣笑啐道:“再作怪,仔細你們的皮!”

  “知道了知道了知道了!”

  香菱怕怕的連連點頭應下,半真半假。

  黛玉拿這個嬌憨的丫頭沒法子,這丫頭對她比對賈薔還怕,好似她欺負過人一樣,隻能瞪了眼賈薔。

  她今日穿一身月白繡花小毛皮襖,加上銀鼠坎肩,頭上挽着随常雲鬓,簪上一支玉簪,别無花朵。

  雖然隻是來觀碑文,但在别家祖墳上,她仍未穿紅着綠。

  “咦?”

  忽地,香菱突然驚疑一聲,随即滿面納罕的語氣不自信問道:“這碑文上,是不是有錯字呀?”

  晴雯惱火的上前拉她,道:“在外面别亂說話,還嫌不夠憨?這是大學士寫的,會有錯字,還被你一個丫頭發現?”

  賈薔上前看了眼,問道:“哪個字錯了?”

  香菱委屈巴巴,輕輕推了下晴雯,晴雯搖搖擺擺差點沒摔個跟頭,被黛玉忍笑勸住後,就聽香菱道:“這裡,爺看這:誕此英賢,是為人秀。薦紳盛族,膏梁華胄。珪璧方溫,芝蘭比茂。七步才速,百家學富……這個‘步’字,下面寫成少了,豈不是多了一點?”

  賈薔看去,果然如此,也跟着“咦”了聲。

  這聲“咦”,卻讓黛玉笑彎了腰,道:“罷罷,好蠢的東西,白教你了一場!”

  探春回過頭來,也笑道:“薔哥兒練習涪翁先生的字頗有韻味,怎還不明白這個?”

  黛玉搖頭道:“他不是不明白,原是這般做着,隻是不說罷。”說完問賈薔道:“香菱不通筆勢,你也不通?作字以精,氣神為主。到了褚遂良這個境界,更是意在筆先。不止褚遂良如此,米芾到了後期,筆力大成後,亦是如此。《閏月貼》中的孰字,也多了一點。”

  賈薔并未覺着有甚麼難堪的,歎道:“學無止境,這就是出來遊頑的最大收獲。不僅能陶冶情操,還能漲見識,開眼界。我将你們帶出來頑,真是做的太對了。”

  黛玉、探春、湘雲等紛紛啐笑,也不知長的是誰的見識!

  正說笑着,卻見李婧趕來,笑道:“爺,船回來了。姐夫還有鐵頭、柱子,并漕幫少幫主丁超也來了。這一回他們過足了瘾,在江湖上也是名聲大噪,正鬧着要爺請吃酒呢。”

  賈薔奇道:“怎還在江湖上名聲大噪了?”

  李婧笑道:“有人認出來,這次襲船者的屍體中,有這幾年最有盛名的江洋大盜,江湖诨号混江龍的萬世才。此人身手奇高,曾單槍匹馬在金陵城殺了七進七出。金陵那樣的高城都攔他不住,甚至半山公任兩江總督時,還調了總督督标營來殺他,都讓他逃出生天。尋常弓箭都難他沒法子,沒想到,這次帶了這麼多弟子,卻栽在了咱們手裡。

  這下江南綠林要熱鬧了,德林号的威名也必将如日中天。丁超嘴咧的一直合不上,不過他想問爺要些火器……”

  賈薔冷笑道:“你直接讓他去死好了!”

  李婧哈哈一笑,不過又憂慮道:“南邊有不少西洋鬼子,似乎在濠鏡那邊兜售火器。經此一役後,火器怕是難藏了。若是他們用火器來刺殺,怕是防不勝防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