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(第4頁)

  江山易改,禀性難移。

  聽聞隆安帝之言,李景淡淡道:“父皇,兒臣不是有錯不認當不起之人,隻是李皙不同。”

  隆安帝面無表情道:“李皙如何不同?”

  李景道:“李皙此子,狼子野心,素以太上皇元孫自居。他此次雖無害五弟之行,但必有此心。父皇,李皙不僅結交宗室,還廣交三教九流,市井之中皆傳賢皇孫。兒臣實無法與此類賊子言和,也想不明白,父皇為何會放過他。”

  隆安帝聞言面色一沉,道:“你能看出一些問題來很好,可是難道僅僅如此?李景,你要明白,便是為天子,也有許多不由己之事。不僅朕如此,太上皇亦如此,太祖、太宗皇帝,同樣如此。若僅憑帝王二字,就以為可以唯我獨尊,言出法随,那還要帝王之術做甚麼?身為尊者,不可倚貴為憑。若隻能倚仗皇位之尊而行事,隻會成為昏庸之君,成為亡國之君!你可明白朕的意思?”

  一旁尹後聞言,激動的手都微微顫栗起來,她無比期盼的看着李景,希望這個長子能夠聰明些,抓住這得來不易的機會,學會低頭。

  李景驕傲,難道隆安帝就不驕傲麼?

  素來孤傲的隆安帝,因為人父,甘願一而再再而三的給出機會,甚至一再退讓,以教誨長子……

  可是,李景,終究還是讓她失望了……

  李景垂着眼簾,對于隆安帝的苦心教誨,恍若未聞一般坐在那,無動于衷。

  總之,他絕不會去和李皙那等包藏禍心蠅營狗苟之輩握手言和的。

  尹後見之面色蒼白,眼中所蘊之淚都快忍不住溢出,心中之痛苦,難以言表。

  而隆安帝臉色也難看之極,正當他要發怒訓斥時,就見一張傷的亂七八糟的臉從一旁冒出,賠笑道:“父皇,要不兒臣代大哥去罷?大哥性子原是這樣,再者,也是為了兒臣這個當弟弟的出頭,才打傷了甯王兄。兒臣願意去,再擾李皙一個東道,嘿嘿嘿,兒臣看他這回還請不請兒臣吃席了!他若還敢請,兒臣就伏他了!”

  看着眉飛色舞一臉壞笑的幼子,隆安帝抽了抽嘴角,硬是不知該說甚麼才好。

  這個混賬,真是……

  尹後忙斥道:“小五,不許胡鬧。你好生在宮裡躺着,再出去胡鬧,你的好多着呢!這一次因此事,你惹出多大的亂子,還敢亂蹿!”

  李暄聞言登時垂頭喪氣,歎息一聲道:“唉,賈薔怎還不回來……”

  隆安帝冷哼一聲,道:“他回來又能如何?”

  李暄青一塊紫一塊的臉上登時又來了精神,他嘿嘿笑道:“父皇,兒臣同你說,賈薔才是真正的惹禍精,到哪都不會安生。不信您瞧着,江南那邊要是平靜無事,兒臣甘願領一頓廷杖!嘎嘎!且等他回來,知道窦廣德他們趁着他離京的時候來了這麼一出……哈哈哈哈!”

  似乎隻想想那畫面就覺得超有趣,李暄話沒說完,就忍不住大笑起來。

  在隆安帝還沒發怒前,一旁李景忽地一巴掌拍其後腦勺上,李暄差點沒咬住舌頭,老實不笑了。

  隆安帝也不再多言,隻與尹後道了句:“朕去批折子了。”

  就闊步離去。

  隆安帝走後,尹後面無表情的看着兩個兒子……

  ……

  金陵,甯國府。

  後宅上房内,鳳姐兒始終坐立難安。

  得知她父親、兄弟還有王家那麼多人被抓後,鳳姐兒慌亂驚懼。

  屋漏偏逢連夜雨,她心中的頂梁柱大靠山此時也出了事,被那還不快點死的瘋婆子害了一遭,官司纏身,危在旦夕……

  鳳姐兒隻覺得心焦如焚!

  此時家裡再無人歡心笑鬧,連香菱都坐在角落裡,和小吉祥、小角兒一道吧嗒吧嗒的落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