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(第3頁)

  不過剛出了忠林堂,就看到黛玉站在抄手遊廊盡頭處,賈薔“嘿”的一笑,幾步走了過去。

  黛玉沒好氣白他一眼,一言不發,送他到二門處,對視稍許後,方扭身離去……

  ……

  自布政坊回到賈府時,天色已暮。

  不過賈薔還未進門,就見有宮人自東而來,宣隆安帝口谕,召其進宮。

  賈薔看了看天色,不知宮裡又有甚麼事,便往裡面招呼了聲後,前往了皇城。

  ……

  大明宮,養心殿。

  賈薔被引至此處時,除了隆安帝外,軍機處五位軍機大學士俱在。

  賈薔進來見禮,隆安帝也隻“嗯”了聲,算是叫起後,就繼續同韓彬、林如海等人談話。

  “新政開展至今,也有小半年了,就朕所知,京中各部衙的官員們,是叫苦連天,喊着撂挑子不幹的人大有人在!”

  “不過,自己遞辭呈的一個都沒有,因怠惰不能完成差事而被罷免官職的,倒有不少。”

  “但總的來說,官員們比起半年前的面貌,已經好了太多!”

  “京中吏治要繼續以考成法清查下去,不可懈怠,不查個吏治清明,就決不罷休!”

  “但隻京中如此推行,還遠遠不夠,各省也要以京城為例,進行考成變法。”

  “治政便是在治官,官員不良,隻會贻害一方百姓!”

  言至此,隆安帝話鋒突然一轉,看向賈薔道:“賈薔,這次你南下見着不少地方官員,你還上了封折子,将湖城知府說的沒一絲人樣。說說看,南邊兒地方上的官員,到底都是甚麼樣。”

  賈薔奇道:“皇上,這個還用臣來說?諸位大學士都是久曆地方的幹臣,他們難道不知道?”

  韓彬笑道:“賈薔,官做到一定高度,身邊能看到的壞事就不多了。隻憑相看,又能看出甚麼?我們下去視察巡視,都是愛民如子的好官。地方鄉老,也多是說好話。”

  賈薔搖頭道:“元輔此言多半不是真心。”

  韓彬哈哈笑道:“如何不是真心?”

  賈薔道:“元輔久曆宦海,又在外省當了三十年的外官,再怎樣也不可能看不見官場上那些惡心事。千裡做官隻為财,那些官員媚上而辱下。對上恨不得認上官做爹,比伺候親爹還孝順。又視下官為奴才,作威作福。官場風氣不正,買官賣官之事簡直不算新鮮事。這些還用區區小子來說?”

  韓彬看着賈薔笑道:“老夫就知道,你這小子憤世嫉俗,說不出甚麼好話來。若天下官員都是黑的,京城那麼多官員,怎麼慢慢都扭轉過來了?過去,是上梁不正下梁歪。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。如今卻是不同了……”

  有内務府數次拆借過來的錢糧,使得新政開展的比預料中快了許多,因此眼下韓彬看賈薔是十分順眼的。

  賈薔卻不識擡舉搖頭道:“現在是皇上和半山公壓的緊,盯的緊些,他們自然改了些毛病,但本質上,他們内心裡是抗拒這樣做的。他們做官是為了成為人上人,是為了享福發财的,讓他們以天下興衰為己任,就有些強人所難了。他們也從來不信,半山公的考成法會一直嚴格執行下去……

  皇上,其實這等事不該問臣,因為臣自己都不明白,絕大多數讀書人在讀書時,心中多是懷有濟世安民之志,是以匡扶社稷為己任的。所謂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立太平。此張子四言,相信每個讀書人都曾因此振奮甚至熱淚盈眶,人人發誓都要做個好官。可為甚麼一入官場沒幾年,絕大多數就變成了油膩的官僚,為财、為官位、為美色、為清名,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底線和尊嚴呢?

  臣猜測,是他們心中隻将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信念當成一種口号,他們自己都從未信過,又怎麼做得到?而如果他們是因為心中沒有信念,才會一入官場就迅速腐化堕落油膩,那又該怎樣從最初束發讀書時就培養堅定的信念呢?

  臣南下,連續遇到多個官員,都是油膩官僚時,臣心中也迷惑不解,便是此刻也沒想明白。”

  隆安帝有些吃力的捏了捏眉心,道:“這等難題,若是朝廷有法子從根本上解決,那還要甚麼禦史台,要甚麼大理寺?人人皆為聖賢,連朕都不需要了……你一天到晚都瞎琢磨甚麼?朕問你這個了麼?”

  賈薔不無尴尬的“哦”了聲,道:“臣想多了。”

  張谷哈哈笑道:“甯侯莫非以為,皇上和我們幾位軍機是來同你請教如何清理吏治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