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章(第9頁)

  牛繼宗歎道:“甯侯啊,我們這些個老家夥旱鴨子,别說海了,連江河都沒見過幾條。”

  賈薔笑道:“你們沒見過,元平功臣也沒見過。将來有海戰時,誰來主導?兵部在人家手中,軍權在人家手中,這個時候你們若不超前一步學習水戰海戰,将來一樣争不過别人。你們知道我為何将各家子弟都派去山東?”

  柳芳挑起眉尖道:“為甚麼……因為山東近海?”

  賈薔呵呵笑道:“對,正是因為山東近海!山東大營下轄的就有一支水師營,雖然船沒多少,兵員也沒多少,但也足夠牛城、柳珰、胡甯他們訓練的了。不過隻他們訓練不成,有将有兵還要有帥才!所以我已經讓人去南邊兒尋着一些西洋各國海戰的詳細軍事案例來,最好再能尋到一些老海軍兵卒來詳實的講解一番。你們這些老帥,要先做到心裡有數,知道海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好。

  姜老鬼不是想做好人麼?你們就上書給宮裡,就說論帶兵能為,不能和久經沙場的老将相比。雖想要高官,但不敢拿軍國大事去賭自身富貴。就請旨去福建、廣州、江浙沿海省份去當個總兵。雖比不得九邊位高權重,麾下擁兵十萬,但勝在将來。”

  胡深看着賈薔道:“甯侯笃定,将來軍權在于海軍?”

  賈薔點頭道:“絕不會有錯!誰掌握住了海軍,誰就掌握住了未來百年内的軍中話事權。即便按常理來說不需要,有我在,也一定讓此事成行!”

  這個時代大規模的出海貿易,若無軍艦相随,那和送菜沒甚麼分别。

  胡深看向牛繼宗、柳芳,牛繼宗淡淡道:“開國一脈,原本絕無翻身之機。能到今天的局勢,甯侯費心不少。無緣無故,姜老鬼會為我們好?那個老陰貨,誰信他,誰跟他近,誰就離死不遠了。”

  柳芳也點點頭道:“當年英國公、成國公何等了得?元平六大國公中,就屬姜老鬼最次。當初和蒙古打,和胡虜打,他都是用陰招取勝,敵人死的憋屈之極。許多戰術,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,不恥其功。可當年那麼多蓋世英豪,最終都不敵姜铎。死的死,廢的廢,獨他快活到一百歲了。所以,他丢給咱們的饅頭裡,都夾着五步蛇的劇毒!就聽甯侯的,換個路子來!”

  ……

  牛繼宗等人離去後,賈薔獨自坐在甯安堂上,細細回憶方才那些人的神情、眼神和言辭,以推測哪些人可靠,而哪些人又因為他如今“失勢”,就開始态度輕慢起來……

  賈薔并不會怪罪這樣的人,畢竟本就因利益而聯合。

  一群三四十歲,甚至還有五十多歲的老人,當了一輩子的勳貴,能以他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年輕人為核心,本來就需要偌大的信念,和足夠靈活的頭腦。

  但凡想法僵化些,都不可能做到這一步。

  好在,這個利益團體暫時還沒有因為一家損失幾萬兩銀子散夥,這些人也沒見他失了顯赫官位和職權,就輕慢于他。

  但有幾人,顯然不贊成他辭官讓權。

  不過總得來說,都還能任用……

  也是賈薔夾帶裡實在沒人,而想要開拓對外,又哪裡是單槍匹馬就能辦成的。

  若是等他重新尋人進行培養,那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……

  所以,賈薔牢記偉人教誨: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,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,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,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大燕而奮鬥!

  如果他能改變曆史,如果他能讓華夏國民早日睜眼看世界,那麼憑借炎黃子孫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努力,數百年後,還會讓西方白畜們随意打壓欺淩?

  不會的,絕不會!

  賈薔眼睛明亮,心中鬥志昂揚。

  直到吳嬷嬷引着林之孝家的過來,躬身說道:“侯爺,老太太請你過去商量事。”

  賈薔聞言眉尖一揚,道:“我剛從宮裡回來,水都沒喝一口呢,商量甚麼事……你回去同老太太說,我喝口水,一會兒再過去。”

  林之孝家的聞言有些摸不着頭腦,心道東府不是來了許多外客,坐了将近一個時辰才剛剛離去的麼,怎就成了才從宮裡回來?

  雖有疑惑,林之孝家的卻也不敢多說甚麼,回西府去交差了。

  等人走後,賈薔撓了撓頭,斂起雄心壯志,起身回後院換了身衣裳後,往西府而去……

  ……

  皇城,左銀台門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