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婧聞言心裡咯噔一下,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,可看到黛玉這般态度,還是存了一線希望……
衆人簇擁着李婧往内堂走去,鳳姐兒在後面拉住李纨小聲問道:“大嫂子,當年你生完蘭兒,也能這般蹦跳?”
李纨小聲啐道:“做你的美夢罷!一個月未下床,疼的我呀,生的時候險些……嗨,我同你說這個做甚麼?唬得你臉都白了。人和人不同,聽說好些婦人都是正在做事,孩子自己就掉出來後,包好後背起,繼續做事。你常年走動,身子骨總要好些,多半不會比我難捱。”
鳳姐兒還是豔羨李婧,道:“要是能如她那樣就好了……算了,看命罷,萬一過不去,那也是造化。對了,大嫂子你仔細些。萬一再有了,不是鬧着頑的……”說罷,笑着往裡面去了。
李纨:“……”
……
甯安堂内堂,暖氣燒的屋内暖煦。
李婧見禮問候了賈母,賈母倒也沒給她臉色,還道了聲:“辛苦了。”
但也隻說了一句,就讓乳娘嬷嬷将孩子抱了來。
早有嬰孩床推到跟前,奶嬷嬷将孩子襁褓放下後,看了這一圈人,心裡感慨真是人命天定,孩子剛出生,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了……
兩個奶嬷嬷将兩個襁褓一起打開後,周圍登時響起一片驚歎聲:
“哇!!”
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小嬰孩,正睜着漆黑黑的眼珠,看着周圍滿滿的人。
一衆女孩子們心都要化了,寶钗都忍不住笑問道:“哪個是李思,哪個是李峥?”
顯然,家裡已經知道了兩個嬰孩的姓名。
李婧聞言眉尖輕輕一揚,道:“姑娘猜一猜?”
衆人即刻七嘴八舌的猜了起來,雖然兩個嬰孩衣着用品都一模一樣,模樣看着也差不離兒,不過左邊的比右邊的似乎更壯些,寶钗笑道:“這是李峥,這是李思?”
李婧爽朗笑道:“姑娘這回可猜錯了,壯些的是女孩子,更像我,男孩子倒瘦小些,笨的緊,吃的也不如妹妹多……”
衆人都笑了起來,就聽賈母笑道:“既然女孩子像你,不如就跟了你去,往後也好接手你的幫主位。男孩子瘦弱些,就留在家裡養着讀書罷,對他也有好處。正巧他老子這次立下了封國大功,晉國公了。孩子雖非嫡子,可卻是長子。若是姓賈,朝廷必有恩賞,一個正三品的一等輕車都尉跑不了。多少人一輩子苦熬苦掖的,也得不了這個品銜,一輩子都有指望了。當娘的,還是要為孩子多思量思量。”
李婧聞言,笑不出來了……
……
鳳藻宮,偏殿。
總管太監牧笛來到尹後身旁,躬身笑道:“娘娘,外面傳信兒回來,說甯侯在揚州的兩個孩子,已經回京了。”
“哦?”
尹後驚歎一聲,道:“怎這樣快?”
牧笛笑道:“月子在船上坐的,據說是那位李幫主的父親身子骨差不多了,想落葉歸根,所以急急回來了。”
尹後想了想,道:“可惜了,若非姓李,趁着這個大功之時,世子沒份,一個輕車都尉卻是跑不了的。如今……他恣意妄為,天家想施恩也沒道理。”
牧笛笑道:“到底姓甚麼,也不好說。正在這個檔口,說不得那邊就松了口。榮國太夫人知道這裡面的門道……”
尹後卻哂笑道:“旁的且不說,論志氣胸襟,賈薔大的很,豈會将這點放在心上?”
頓了頓,她又道:“從裡面将那座九彩鳳戲凰燈台,和紫竹雕牧童戲牛筆洗送去賈家,給兩個孩子。”
牧笛聞言一怔,一個鳳凰燈台,顯然是給女孩子的。紫竹雕牧童戲牛筆洗,自然是送給男孩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