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8章(第3頁)

  賈薔,天下少年如你這般才賦奇高者,絕無僅有,為朕平生僅見。包括半山公,你先生,還有數位軍機大臣,甚至連荊朝雲,都贊過你才賦舉世無雙。

  但是,也都擔憂你會走上岔路。林愛卿一直寬容你不入朝堂,未必沒有擔心你走上邪路的憂慮。

  如今,朕成全你,與你海事兵權,你要好自為之,要對得起朕,對得起朝廷的這份信任。

  江南的事就交給你來辦,你莫要讓朕失望。”

  江南人心輕浮,貪圖巨利。

  賈薔若能以其描述之海外巨利,将江南九姓诓騙出海,對朝廷,對新政而言,皆是好事!

  至于在隆安帝心中,海外開拓之路到底靠不靠譜……

  看看齊家海糧就知道了……

  但對江南九姓而言,彼輩重利輕義,未必不會心動。

  再加上朝廷罷了諸葛興的總督位,對九姓是一記沉重的打擊,也會促進他們,往外尋條後路……

  即便果真辦成了,朝廷也自有法子,收歸己用……

  說完要緊事後,隆安帝心下安定不少,看着賈薔問道:“你一個開國功臣,甚麼時候又和宣德侯府勾連上了?連番施恩,所為何事?”

  ……

第0819章

這枚戒指送給娘娘……

  得聞隆安帝誅心之問,賈薔并未驚慌。

  他将宣鎮見聞都說了遍,最後道:“臣不知宣德侯董輔到底甚麼樣的人,但董川肯定不是通虜之人。面對外患之時,臣還是選擇信任身邊的戰友,無論是開國一脈,還是元平一脈。至于宣德侯,自有朝廷查證。

  皇上,臣這次能立大功,其實大半功勞在皇上,若非皇上賜臣自走火器,臣未必能敵得過那博彥汗,那是号稱草原第一巴圖魯的勇武之人!可就是這樣的人,也敵不過一支火器。等将來軍中所有兵卒更換火器後,為禍中原幾千年的草原牧族,再不複為腹心之患!大燕的腹心之患在外,不在内!皇上……”

  雖然也震驚賈薔是因為火器之威才立下的大功,可隆安帝顯然不相信軍中會悉數換成火器,也不準備這樣做。

  所以依舊将這些話當成賈薔離經叛道的念頭,直白打斷警告道:“這些有的沒的且另說,隻要别挑起戰端,招惹來禍事,外洋水師随你去搗鼓。賈薔,朕視你非尋常外臣,你自己當清楚甚麼該做,甚麼不該做。”

  抛去武勳身份,淮安侯府執掌九邊重鎮,宣德侯府先前也手握十二團營兵權。

  賈薔與兩家關系日漸深厚,隆安帝将話說在明面上,而非猜疑在心裡,已經算是聖眷優隆了。

  說罷,又看向李暄,問道:“鬧着出去一趟,可長了甚麼見識?”

  李暄幹笑了聲,見隆安帝眼神轉向鋒利,忙正色道:“父皇,兒臣出去一遭才發現,為何父皇一心想要革新舊政,費心心力推行新政。”

  隆安帝聞言“哦”了聲,道:“你說說看,朕是為何?”

  李暄語氣沉重道:“百姓實在太苦了……京裡還不顯,總有衣穿,總有飯吃,看着還像是個人。可在北地,一個個都穿着羊皮,臉也不洗,鎮城上的還好,沿途鄉村裡的,兒臣聽說好些人全家隻一套衣裳,每回隻能一人出門,其餘人都光着腚窩在一個被窩裡。吃的就更不用提了……父皇,推行新政後,他們能吃的飽,穿得起衣裳麼?”

  這番話其實并不是隆安帝想聽到的,格局太小……

  推行新政,不在于民過的有多好,而在于民心安定,在于抑制豪強巨室,使得江山根基穩固。

  譬如介休範家,揚州齊家,山東孔家,江南九姓……

  不過,能觀察到這一點,也算是用心了,隆安帝點頭淡淡道:“自然會的。”

  隆安帝沒甚麼話說了,林如海沉吟稍許,問賈薔道:“範家家财可都看管穩妥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