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賈薔用最溫柔的語氣,說出最現實的話來:“那麼,如果我能幫到令尊,我能得到甚麼?”
天上豈會白落餡餅?
……
神京西城,宣德侯府。
董家。
這個年,董家諸人過的如油鍋裡的螞蟻,侯府外雖未有繡衣衛圈禁,可也少不了有人發現門外有人正大光明的盯梢……
董輔下令,全家閉門,除卻仆人出去買米買菜,再不許一人外出。
這種令人恐懼驚懼的氣氛,一直持續到宣府大捷傳回京來。
侯府門外盯梢,以免董家畏罪潛逃的人走了……
老親世交膽子大些的,也敢登門了。
而等到今日獻俘大典後,董川在儀式上露了面,來董家的人也就愈發多了。
入夜,董家蒼梧堂内終于安靜了下來。
短短旬月功夫,宣德侯董輔兩鬓就出現了花白,宣德侯夫人劉氏看着也憔悴許多。
不過,劉氏乃董輔續弦,董輔發妻早亡,隻生董川一子。
而劉氏,生三子二女。
再加上妾室所生三女二子,董輔共六子五女。
董輔夫婦并諸多董家子弟坐于堂上,聽董川将宣府之行完整詳細的述說了遍。
待董川說至宣鎮上下皆仇恨董家,孤立、排斥甚至咒罵他,唯獨賈薔選擇信他時,眼睛已經濕潤。
至賈薔解其困境,甚至不惜甘冒奇險,選擇信他,将焚燒糧草這樣輕松撈功的活計留給他時,已經落下淚來。
最後,數千怯薛軍追來,賈薔橫刀于虎丘山巅,喝令他速速離去,由其斷後,又擊殺博彥汗後,竟背起他折返宣鎮時,已是泣不成聲。
董家諸人受其感染者,多有落淚者。
縱未落淚,也唏噓不已。
誰能想到,在京中聲名狼藉的賈薔,竟有如此義薄雲天之俠肝義膽!
董輔心思深沉,喜怒從不形于外表,他淡淡道:“是欠了不小的人情……子儀,你準備如何償還這份人情?”
董川擦去臉上淚水,沉聲道:“父親,兒子想要去海師水軍。”
董輔看着他提醒道:“三年後,你應該在宣鎮做遊擊。十年後,你應該在宣鎮做參将,做總兵。最後,在我死後,來繼承這份家業。這次宣鎮出現了如此變故,正是因為宣鎮傳承中,讓趙國公那個老毒蛇摻和了一腳,生生中斷了十餘年。若非如此,斷不會有今日之困厄。難道,你想讓這等危及全族之事,再度發生?”說至最後,聲音中的恨意已經有些不能遮掩。
董川卻搖頭道:“父親,兒子已經答應了賈薔,要和他一道興建水師,将來于億萬海疆建功立業。”
董輔喝道:“我看你是迷了心竅了!甚麼億萬海疆?海外不過些蠻荒之地,千百年來,何曾有人去那等地方建功立業?便是死了,也難歸根祖地。”
劉氏在一旁笑道:“川哥兒,聽你父親的話,這次你立下大功,将來繼承侯位闆上釘釘的事。可你若去了海上,不定會遇到甚麼風波危險,将來還如何嗣爵?這不是你個人的事……”
董川聞言,深深看了劉氏一眼後,同董輔道:“兒子自然知道身為世家子的責任,隻是……兒子仍想當一個信守承諾之人。賈薔留下來斷後,一人返身擊殺博彥汗救兒子時,他難道不知道背後有一大家子指着他?但正如他所言,大丈夫在世,當有所為,有所不為。兒子亦以為此!”
董輔眼中不無失望的看着自己的長子,輕聲道:“你母親說的在理,宣德侯府沒有海上的世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