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5章(第8頁)

  黛玉同賈薔解釋了番後,賈薔想了想道:“派人再去一趟,就說我說的,請她們去大觀樓那邊,幫小婧照看孩子。”

  回頭對諸姊妹道:“若隻說讓她們去避險,她們多半不願意。那兩個,也都是極有個性之人。”

  衆人被他說的心中有些惶恐,也都不敢多言,一行無話,出了大觀園後,早有馬車備着,連榮慶堂都未去,直接出城往碼頭上去了。

  賈母等已經先一步離去,待賈薔送至碼頭,看一架架馬車陸續上了船後,方折返回城,打馬往宮裡行去。

  在碼頭上徐徐而行時,就聽到多有力夫漁民們,笑談着昨晚的異象。

  雞犬亂叫隻是等閑,運河裡的魚密密麻麻的翻跳才熱鬧。

  但他們絕大多數人也隻是當個樂子來談,京城多少年沒遇到過地龍翻身,即便偶有一二次,也并未成大災。

  再者,對他們來說,地龍翻身也比不上一天的工錢要緊……

  賈薔的心情,卻愈發沉重。

  ……

  皇城,養心殿。

  隆安帝皺起眉頭來,臉色不大高興,看着賈薔沉聲呵斥道:“朕今日讓你來,不是讓你來危言聳聽的!家裡雞鴨鬧了一晚上,你就跑來說甚麼有地龍翻身?你比欽天監的人還知天象?”

  賈薔聞言道:“皇上,臣以為,這等事最好以防萬一。且又不止是臣家裡,臣在碼頭上聽許多人都在談,昨晚上家裡的狗貓都不素淨。另外,運河裡的魚也有異象。種種迹象表明,真有些不大對勁。”

  隆安帝擺手道:“行了,廢話說少。朕問你,你先前說和那些所謂的江湖綠林談判,讓他們遷往安南,你說他們會自願遷往安南,如今可談妥了?”

  賈薔心裡無奈,他倒不是真有孝心,關心隆安帝的死活。

  但眼下各種局勢才剛剛穩定下來,果真天子出了事,變數着實太多。

  眼下對他和德林号最有益的,就是繼續依附在大燕龐大的身軀上,茁壯發展。

  一旦這具龐大的身軀發生動亂,對他和德林号而言,壞處都遠遠大于好處。

  不過,佛渡有緣人,隆安帝不信,他也沒甚法子。

  再者,他本身也不能确定,是否真的會有地龍翻身……

  沉吟稍許,他點頭道:“已經談妥了。那三百餘家的老幼婦孺先不去,青壯先行。到了粵省後,臣會當他們旬日左右的先生,教教他們甚麼是俠之大者,為國為民。教教他們甚麼是凡日月所照,江河所至,皆為漢土。

  總要讓他們真正明白了大義,才好放出去。此事因臣而起,果真出了事,臣要背負起責任來。所以不敢小觑……”

  隆安帝聞言,面色好看了些,點頭道:“你能有這份心思,不枉朕對你的信任。賈薔,此事朕由得你去辦,隻一點,要盡快盡多的運回糧食來。此事之重要,不必朕多言,你心裡明白。辦好此事,不僅有功于朝廷,也能為你先生分憂解難。林愛卿,着實不易。”

  賈薔沉聲道:“皇上放心!臣必不負皇命!且安南、暹羅等地的糧米,既然買,就不會隻買一回,而會源源不斷的運回國内。

  他們那地一年能夠三熟,三四個月就能耕種一輪。所以即便當地百姓懶散,耕種水平不高,都能吃飽肚子。

  臣到粵省後,會一邊督促九大姓去買糧,還要一邊去租地,請大燕的百姓去耕作,哪怕多舍給當地勢力一些好處,也争取盡快為大燕多開發出一個大糧倉,以助朝廷新政大行。

  非萬不得已,臣不會挑起紛争,孰輕孰重,臣心中明白。

  臣素來混鬧,蒙皇上、娘娘厚愛,不曾怪罪。甚至親臨寒舍,為臣高堂父母。

  此等厚恩重德,自國朝鼎定以來不曾有過,翻開青史觀之,也未曾有過,臣一日不敢或忘。

  所以,為報皇恩,臣甘願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”

  後面進來的韓彬、郭松年、左骧等正好聽到了這番慷慨激昂的表态,一個個面色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