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3章(第2頁)

  聽聞最後一句,也不知想到了甚麼,好幾人都紅了紅臉。

  黛玉沒好氣白了賈薔一眼後,道:“平日裡你不是最膩煩下馬威那一套做派麼?今兒怎還用起來了?”

  賈薔哈哈笑道:“我不喜歡别人對我來甚麼下馬威,不過嘛,對别人倒是可以。”

  衆女孩子都笑啐起來,連小惜春都拿起姑姑的做派,闆起小臉凝重教誨道:“薔哥兒,豈不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?”

  賈薔“喲”了聲,拱手正色道:“四姑姑言之有理!”

  小惜春一下破了功,“嘻嘻”笑着躲到了迎春懷裡,衆人大笑。

  賈薔到窗邊看了眼後,思索稍許道:“也罷,今兒心情好,給他們一些體面。”說着對内眷中一不施粉黛連衣裳都以有些修身的姑娘道:“三娘随我一道去見,再叫上楊六郎。以後,你們和十三行打交道的時候很多,見一面,讓他們知道輕重。”

  闫三娘應下後,辭别黛玉、子瑜,先一步下去叫人,身姿矯健。

  家裡人穿衣以習慣舒适為主,闫三娘這樣常年在大海之上持刀拼殺的人,若是寬袍大袖極為不便,所以穿的都是窄袖衣裳,華服之美看着倒是喜歡,穿起來并不自在。

  寶钗笑道:“楊六郎?倒和《說嶽》裡的抗遼名将一個名兒。”

  賈薔道:“這十來天我每天抽出一個時辰來與他們上課,初時一個個都當樂子在看,可聽着聽着,就覺得我說的很有些東西。再到後面,一個個都開始叫我先生了。這個楊六郎,連性子都與那位名将相仿。年歲隻二十出頭,但沉穩的很,學東西也快。可惜就發現這麼一個大将之材……如今攤子越鋪越大,也就愈發感覺那句‘千軍易得一将難求’說的多麼對。”

  黛玉笑道:“且慢慢來,總能越來越多。先前不是還有一個董家子?好了,外面的事我們不多說,咱們走罷,一會兒老太太該急了。”頓了頓又道:“你是回家,還是去别的地兒議事?”

  賈薔道:“我去齊家議事,齊太忠年事太高,回齊家草堂他自在些。這個老銀狐,是當世最有智慧的頂尖人物,多活幾年,對我也大有益處。”

  “去罷去罷。”

  ……

  “老爺子,你這都快一百歲的人瑞了,跑碼頭上來接我算甚麼?故意給我折福?”

  賈薔下了船後,倒未先理會呼啦啦跪下的一群人問安,而是看着輪椅上的齊太忠,笑呵呵問候道。

  齊筠已經先回揚州了,此刻站在齊太忠身後,身旁是跪地見禮的胞弟齊符。

  齊太忠自賈薔下船後老眼就一直細細觀察着賈薔,見其雖比從前愈發自信了些,舉手投足間多是霸氣,但并無驕狂自大之色,甚至與他還更親厚尊敬了些,拱手笑眯眯道:“在家閑着也是閑着,出來透透氣。國公,這幾家遠來之客,也是今早才到。”

  賈薔目光落在當前那四個陌生男子身上,兩老一中年一年輕人,他笑了笑,道:“粵州天高皇帝遠,兩廣總督粵省巡撫都叫你們喂飽了,多少年沒跪過了罷?”

  此言誅心。

  有過一面之緣的潘家家主潘澤道:“國公爺明鑒,十三行雖在粵省,離京萬裡,但十三行能起家,全靠皇恩浩蕩,豈敢不遵王法,輕狂忘禮?”

  另一年輕人也忍不住道:“十三行雖與洋番交道,習洋文,但家中子弟自蒙童起就要學禮數知大義,不敢忘本。”

  賈薔問道:“這位是……”

  潘澤忙擡頭介紹道:“回國公爺,這是番禺盧家家主盧奇,是經濟商賈行當的奇才,尤擅與諸洋番國交道。我等雖年長幾十年,如今卻不得不服老了。如今,是年輕人的天下。”

  賈薔聞言笑了笑,道:“那麼說,讓朝廷外洋海師遠離粵州,不得驚擾十三行做生意,也是他的主意了?果然是奇才。”

  這話登時讓在場諸人變色,就憑這一句,拿下殺頭問題都不大。

  潘澤忙解釋道:“國公爺,此事和十三行絕不相幹,我等事先都不知……”

  賈薔奇道:“如此說來,就是恪榮郡王冤枉你們,栽贓你們了?王爺在禦前和諸軍機相國面前說的分明,爾等雖未明言,可話裡的意思分明就是擔憂本公的外洋海師會給十三行帶來混亂,影響你們和洋人做生意,進而耽擱了給天家進貢。

  怎麼,要不要和本公一道回京問問恪榮郡王,這些話是不是你們說的?

  還敢狡辯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