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8章(第1頁)

  聽素來嚴謹肅重的韓彬說的熱鬧,連隆安帝都起了興緻,讓戴權将卷宗接來,于榻前擺下平條幾後,他倚在錦靠上,尹後展開了卷宗。

  看着上面勾勒的山水地形,尹後笑道:“西郊的确是個好地方,賈薔曾與本宮誇過那處,說是‘十裡青山行畫裡,雙飛白鳥似江南’,他和五兒的桃花莊子就在那處。”

  韓彬笑了笑後,同隆安帝道:“雷家玺已經根據地勢、山脈、水向、林地、湖泊、溫泉等,設計好了園子的大體概括,今兒特意來請皇上和娘娘過目,看看何處需要增減。”

  隆安帝未置可否,目光看了一遍後,問韓彬道:“元輔日理萬機,還有功夫理會這些?”

  韓彬笑道:“托皇上洪福,新政終于算是步入正軌了。考成法已經下沉到七省,就從旱情最嚴重的甘肅、山東、甯夏諸省始,刑部……左骧已經醒轉過來,雖然仍是半日昏睡,但隻清醒三個時辰,他也緊抓天下除惡之事。各省也已經開始嚴查賭坊、青樓、幫派、印子錢并諸多青皮、惡霸,和仗勢欺人的巨室惡紳。戶部清查田畝的差事也有條不紊的進展着,工部興修天下水利也展開了……最多三歲,天下将大大改觀!”

  隆安帝面色仍舊淡淡,道:“元輔也不必隻拿好事來安慰朕,北地士紳巨室原就遠不及江南,再加上晉商為了求活,答應了朝廷清查田畝丈量土地,算是解了一大難。不過再往下,就未必好說話了。一旦推行攤丁入畝,必有激烈的對抗。北地民風彪悍,元輔當早做準備。且江南那邊,才是最大的絆腳石。刑部的事,也必會招緻不少反彈。賈薔那個混賬出的那勞什子主意,到底有幾分可行性?還需要佐證辯論一番。不然逐民于外的罪名,朕和愛卿都擔待不起。至于興修天下水利,那更需要一筆龐大數目的銀子,國庫怕是擔待不起罷?”

  談及正事,韓彬也收斂了笑容,道:“皇上,萬事開頭難,但隻要入了門檻,接下來不過就是見山移山,遇海填海!皇上為了新政大行天下,為了天下萬民之苦,為了大燕的江山社稷,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,遭受了不知多少磨難!臣等若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,又如何面對君恩?所以,不敢在禦前言畏難二字!”

  隆安帝聞言,神情微微變化,沉默許久後歎息一聲道:“是啊,朕,付出了太多太多……”

  又過了片刻後,隆安帝看向韓彬,沉聲道:“元輔放心,朕大行新政之志,從未動搖。”

  韓彬聞言大喜,道:“臣也知,皇上之志堅若磐石!”

  隆安帝點了點頭後,道:“不過,如今林愛卿仍昏迷不醒,郭松年……左卿也重病在身,便是韓卿你,右臂仍舊常常劇痛,這些朕都知道。連朕在内,一夥子傷君殘臣!這樣不行,要選拔年輕力壯有才能者上來,為朕與愛卿等分憂。”

  韓彬聞言心頭微沉,卻連連點頭道:“合該如此!隻是臣之意,是等新政推行一年,或者二年後,從外省封疆中選拔賢能,再……”

  不等他說完,隆安帝就搖頭道:“那如何來得及?”

  韓彬輕聲道:“皇上,不曆州縣,不拟台省呐。”

  隆安帝笑了笑,道:“林如海就未經州縣,不也同樣成為朕之肱骨?當不得元輔就是。當然,愛卿之言也是老成之言。所以,朕也沒打算,直接将人提到武英殿内,先磨砺一番再說。”

  韓彬颔首道:“不知皇上,中意何人?”

  隆安帝說出了四個人的名字,其他三個倒也罷,韓彬心裡有數,總體算是新黨範圍内。

  可最後一個,卻讓他有些訝然的看向了尹後。

  卻發現尹後更是驚詫,竟以大禮拜下,勸谏道:“皇上萬萬不可,尹褚才能有限,于吏部清吏司一位上,已是竭盡所能勉力為之,豈能擢升高位?再者,尹褚出身後族,未免重現漢時外戚幹政之弊政,臣妾請皇上萬萬三思啊!”

  隆安帝聞言卻是笑了起來,與韓彬道:“聽聽,聽聽,朕的皇後勸朕,仔細外戚之禍。有這句話在,朕還擔心甚麼?元輔,你擔心麼?”

  韓彬:“……”

  尹後卻仍不氣餒,甚至直言道:“皇上,臣妾的兄長臣妾了解。臣妾這些年為何一定要壓着他,幾番懇求皇上不要升他的官?不隻是因為臣妾要避嫌,不是臣妾圖一賢德的名聲,而是因為臣妾知道,尹褚官心太炙!今天皇上擢升他為四品官,明日他就想着三品官。明日得了三品官,他後日就敢妄想邁入武英殿!這樣的臣子,豈堪重用?”

  隆安帝聞言,目光微微動容的看着尹後。

  若先前他還對尹後之心存有猜疑,這一刻這份猜忌便消散了大半。

  畢竟,連這等絕人前程的話都說出來,這份狠心決絕,做不得假。

  但是,越是如此,他反而越放心重用!

  因為尹褚既然是這樣的人,知道尹後這般說他,怕是要成仇的。

  隆安帝歎息一聲道:“你問問元輔,他們想不想升官?天下當官的,哪怕是為了施展平生所學,實現一生抱負,也都渴望着得一把清涼傘,宣麻拜相。尹褚有此心思,實乃天經地義之事。他能在五品官位上打磨十數年,從無差錯疏漏,已是十分不易了。”

  見尹後還想說甚麼,隆安帝面色微沉,道了聲:“梓童,莫要幹政。”

  尹後聞言雖滿面艱難,卻也不敢再多言甚麼。

  隆安帝見之微笑颔首,又看向韓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