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(第10頁)

  喬治聞言眨了眨眼,搖頭道:“公爵閣下,恕我直言,尼德蘭人是知道大燕外洋水師的情況的,您的這些話,未必能打動他……”

  賈薔哈哈一笑後站起身來,聲音卻陡然凜冽,道:“一個月後,大燕五十艘戰艦兩萬水師出海,兵臨巴達維亞。要戰争,還是要和平,尼德蘭人自己選擇罷!我大燕願與任何友善番邦和平共處,但誰敢殘害漢家子弟,便是大燕不共戴天之死敵!大燕不是弱宋,斷不會讓遺民淚盡胡塵!!”

  若闫三娘未奪回小琉球,那眼下或許還要棘手一些。

  可如今闫三娘手握小琉球四海王基業,麾下兵船數十。

  再加上盧家的船,粵省水師的戰船……

  雖是“烏合之衆”,實際戰力遠未整合,但也足以宣揚武功,表現出大燕護民決心!

  還可以震懾在采買海糧過程中遭遇的惦記……

  而且賈薔若未記錯,這個時候的尼德蘭,已經經曆過三次荷英海戰,雖然慘勝,但國力已經不再是巅峰時期那樣海上無敵。

  更不用說,本土老家被海西佛朗斯牙幾乎打穿!

  這個時候,尼德蘭會遠隔萬裡和如巨龍一般的大燕,打一場國戰?

  除非切身利益遭到嚴重威脅時,但眼下,賈薔還未準備動手。

  如今的大燕,隻是被迫反擊,彰顯決心!

  ……

第0987章

竟有這等好事上門!

  “國公爺,尼德蘭不容小觑啊!”

  喬治走後,賈薔召集了十三行四家當家人來,詢問尼德蘭之事,葉家家主葉星率先開口道。

  賈薔并未先說可能的戰事,但語氣中已經流露出不惜一戰的姿态,葉星等不及伍元、潘澤先說,自然是因為其中有重要的利益關系。

  賈薔倒也沒有指責,問道:“且說說看。”

  葉星拱手道:“國公爺,尼德蘭國内有這樣一支民謠,流傳極廣。說的是:我們在各國采蜜,北歐是我們的森林,萊茵河沿岸是我們的葡萄園,日耳曼、佛郎機、愛爾蘭是我們的羊圈,普魯士和波蘭是我們的谷倉。甚至東瀛倭國隻允許尼德蘭船隻登岸做生意,咱們的商貨想賣去東瀛,都要經過尼德蘭的商船。從粵州城開往外埠各國的商船,原先有七成是尼德蘭人的,就算現在,也有超過四成是尼德蘭人的!”

  賈薔淡淡道:“尼德蘭地狹不及粵省三成,人口不過區區兩百萬。尼德蘭富則富矣,強嘛,就未必了。就本公所知,尼德蘭和英吉利還有海西佛朗斯牙打過好幾次戰争。雖然尼德蘭在海上三次打敗英吉利,卻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。陸上戰争,更是被海西佛朗斯牙直接打到了王都,幾乎滅國。

  尼德蘭當然仍是當世有數的富庶之國,海上做生意也依舊十分繁榮,但那又有甚麼用?富和強,從來都是兩碼事!再者,即便他富且強,也絕不是可以淩虐、屠殺我大燕子民的理由!”

  四人都沒想到,賈薔對西夷之事居然了解到這個地步。

  沉默稍許,潘澤緩緩道:“國公爺,西夷傷我大燕僑民一事,此絕非第一出。早在景初二十三年時,甚至更早些時候,就有南洋僑民前來粵省,與督撫哭訴,在外之民遭苛虐屠殺。隻是當時兩廣總督和巡撫以為:被殺僑民是‘自棄王化’、‘系彼地土生,實與番民無異’、是‘彼地之漢種,自外聖化’,因此僑民遭屠殺,‘事屬可傷,實則孽由自作’,‘聖朝’無須加以責備……”

  賈薔怒聲道:“本公知道,便是現在朝中亦多有此等忘八,眼界如内宅之婦人耳,隻顧算計其私房小利,而不知血脈大義也!

  若當初朝廷就能嚴厲對待,彼輩豬狗焉敢再肆意屠殺漢家子民?

  雖生于彼地,難道血脈就不是漢家血脈了?

  朝廷長久如此,那千百年後,凡出海之人,斷無再念祖國之心!

  又何以以炎黃子孫為榮?

  本公若如那等狗官,天生我于世,又有何用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