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(第10頁)

  伍柯紅着眼也跟着跪下,道:“太太,哥哥做出這樣沒道義的事,爹爹必是要将他族譜除名的,連娘和我怕也要……如今娘沒别的盼頭,隻求哥哥能入土。我們娘倆兒也願意為奴為婢,替他贖罪……”

  黛玉聞言,心中着實艱難,她轉頭看向尹子瑜。

  尹子瑜想了想後,落筆書道:“其罪難容,其情可憫,請嶽先生酌情處置。”

  黛玉見之眼睛一亮,心裡再度佩服起尹子瑜來,就将紙箋拿了過來,交給紫鵑。

  紫鵑送到下面,黛玉道:“你們拿着這個去尋嶽叔罷,若他能同意,就同意。他仍不同意,那我們這些内眷,也無能為力。你們是有見識的,當明白越是我們這樣的人家,越忌諱裡面幹預外面的事。”

  說罷,端起了茶盞。

  劉氏和伍柯接過紙箋後,激動離去。

  正因為她們也是大戶高門,所以更知道這張紙箋的分量!

  果然,她們尋到嶽之象,将這張紙箋交上後,嶽之象就沒再生硬的拒絕,讓人帶她們去領了伍崇的屍體掩埋了……

  ……

  “姐姐怎麼如此精道這些?”

  劉氏、伍柯去後,黛玉看着子瑜笑問道。

  尹子瑜淺笑着落筆道:“小時候在王府,大些在宮裡待過不少時日,跟随姑姑見識的多了些。不過也不是甚麼好本事,就是官場上一些模棱兩可糊弄人的路數。成與不成,仍在嶽先生那裡。多半能成,否則也不會讓她們來見我們。”

  黛玉請教道:“又是怎麼說呢?”

  尹子瑜耐心落筆道:“伍家對國公有大用,不會因為一個伍崇就徹底割裂。但若是嶽先生,或是國公爺來開這個恩,則對法令有損。換做内宅來處置,就不必擔心這些了。既施了恩,還能讓伍家放下心,看到了國公府的态度,且外面議論也不會太多。”

  黛玉瞠目結舌的看着尹子瑜,倒将尹子瑜看的有些羞赧,落筆道:“不過些算計伎倆,女孩子一生都多半用不到。我也是随着姑姑的時候久一些,才學到些皮毛。真正通透的,還是姑姑。”

  黛玉見之,忽地心中升起些許擔憂來,道:“子瑜姐姐,你說,皇後娘娘會放他回來麼?”

  尹子瑜聞言,一時也拿不準主意,想了想落筆道:“你想留在南邊兒?”

  黛玉見之,遲疑稍許後,輕聲歎笑道:“南邊兒待着也挺好,海之廣闊,日出日落都是人間美景。隻是,覺着家裡也好,四季分明,霜露雨雪皆有……不過,誰叫他一心想着開海?嫁雞随雞嫁狗随狗,隻要他在跟前,哪都好。”

  尹子瑜聞言笑了笑,微微颔首。

  雖未再落筆為言,但心中有八成把握,她們這一大家子,還是要回去……

  ……

  紛紛擾擾的一天将盡,天色已暮。

  賈薔陪同尹後,行走在九華宮深處。

  相比于年久失修的養心殿和鳳藻宮,九華宮為隆安三年所修。

  為了讓太上皇安心榮養,隆安帝咬緊牙關,耗盡天子内庫,為太上皇修了這座極盡奢華的宮殿、禦花園,和一座摘星樓。

  太上皇暴斃駕崩已近二年,此處卻一直未荒蕪過。

  眼下,尹後一言不發走在禦道上。

  賈薔跟随其後,牧笛落在最後。

  雖前方仍有四名宮人打着宮燈照明,但賈薔的視線裡,那道仿佛披着晚霞的身形,氣場強大的似乎世間隻此一皇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