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0章(第6頁)

  鳳榻不遠處,牧笛如一木頭人般站在那,垂着眼皮,心裡卻是一陣又一陣的驚濤駭浪。

  自古騷情者多,但能浪到這個境界的,屈指可數。

  尹後俏臉都紅了紅,按下心中的一縷悸動,瞪眼道:“可見是混賬慣了,不拘何處就敢口舌花花。你仔細着,早晚讓你知道好!”

  賈薔聞言嘿嘿一笑,又眨了眨眼問道:“娘娘,您操持辛勞這麼久了,也該歇一歇了。眼下晚桃正熟,這是最後一波了。娘娘何不去行宮裡透透氣,修養修養身子骨?還可以親手采摘些蜜桃,吃也好,釀果酒也好,都有趣。散幾日心,再回來,保準神清氣爽,精氣神都充足飽滿……”

  “住口罷!”

  尹後總覺着這話裡都透着不正經,沒好氣啐了賈薔一口後,緩緩道:“等你忙完潭拓寺的事,就奉本宮和太上皇一道前往行宮罷……”

  賈薔聞言一滞,輕聲問道:“太上皇也去?”

  尹後目光陡然轉淩厲,道:“昏了頭了!”

  這個時候,如何能讓隆安單獨留在宮裡?

  果真有起了歹心的奸賊,挾隆安與太皇太後,足以行廢立之事!

  所以,别說隆安帝,便是太皇太後,都要一并奉了出宮。

  尹後生氣的是,連這等事也要她來提醒?

  雖年輕貪色,卻不該誤了正事。

  賈薔忙道:“娘娘,臣之意是,有德林軍在宮裡守着,斷不會出差池。沒有娘娘、皇上和臣的手谕,沒人能調動他們。”

  尹後搖了搖頭,看着賈薔正色道:“有些事,賭不得,因為輸不起。所以即便隻有萬一的可能,也不要去冒險。再者,就本宮猜測,有些人也不會讓你的德林軍,久駐宮城的。”

  賈薔笑道:“臣知道。”

  尹後眉尖一揚,道:“你知道?那你知道一旦德林軍調出皇城,意味着甚麼?”

  賈薔道:“意味着有些人就不會投鼠忌器,願意付出任何代價,圍剿德林軍,滅殺于臣。德林軍即便有三頭六臂,也隻四千人。朝廷若一心想殺,付出的代價,也會在他們自以為能接受的範圍内。”

  尹後沉聲道:“那你以為,會有人動手麼?”

  賈薔仔細想了想後,道:“人心難測,臣不敢保證。但至少武英殿内那幾位,不會全部同意。如果二韓不同意,就調不動十二團營,也就做不到滴水不漏,那就奈何不得臣。其實但凡有點理智的,都不敢這般做。

  畢竟,若是殺了臣,當然也不會放過臣的家人……那陪葬的,就絕不隻是火拼掉的幾萬京營,還有大燕在南邊兒的半壁江山。”

  尹後沒好氣道:“他們殺你,本宮與你報仇就是。你連天家的江山也要禍害?”

  賈薔歎息一聲道:“娘娘,果真到了那一步,朝廷才是真正出了操莽之流的人物。江山,哪裡還屬天家……如今臣其實不算關鍵的,還要看趙國公。姜家那位老鬼,這二年可千萬不要出事。他若死了,那局勢瞬間就會微妙起來。京營是一,邊鎮是二。如今軍權仍舊大都掌控在元平功臣手裡……”

  尹後聞言,面色肅然,緩緩道:“賈薔,未免危言聳聽了些罷?”

  賈薔搖頭道:“如今大燕境内天災是一,新政是二。對朝廷而言,這是幸事。可對天下士紳巨室們來說,卻是天家加上人之禍。再加上近二三年來,天家大肆對元平功臣出手,早就引起諸多怨望。他們能做的其實很多,譬如挑起邊釁。實際上,臣前些時日聽聞西北不穩時,就猜到了些緣由。至于西南改土歸流中遇到的挫敗,不能說全由元平功臣擔責,但也絕對脫不了幹系。

  關鍵是,如果沒有趙國公鎮着,朝廷對此拿不出太多解決的法子。也萬幸,去歲邊鎮重新洗牌,大體而言,還都在約束内。

  至于京營,也必須要在姜老頭兒活着的時候,套好一個緊箍咒。

  娘娘最少要親手掌握五營兵馬,另加火器營,否則,天家将來會很難。”

  隆安帝尚且如履薄冰,更何況是如今的孤兒寡母……

  不過總的來說,目前比隆安帝當初要強的太多。

  畢竟,李暄頭上沒有一個可随時将他拿下的太上皇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