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8章(第5頁)

  何澄上報朝廷,與其說是在求援,不如說是在訴苦,以示西南艱難,順便要些錢糧,待平叛後再表功。

  隻可惜他未想到,西南土司裡發生的事,朝廷居然會有人知道,頑脫了……

  “西南事何毅庵必能幹淨利落的抹平,不足為慮。調山東大營的兵馬,也是為了驅散危險。山東就在北直隸,距離京畿太近。可恨山東提督謝鲸,身為定城侯,世襲一等子,如此皇恩浩蕩,竟然也自甘堕落從逆!不将山東大營肢解分散,京畿難安!不過……”

  李晗面帶煞氣的揮手說道,隻是話末,語氣卻又是一變。

  韓彬淡淡道:“不過甚麼?”

  李晗道:“也不可操之過急,西北那邊打了幾個折子上來,要厚棉甲,厚棉布。今歲甘肅鎮幹冷異常,因凍寒而殁的士兵,比往年多了不少。棉布采買,進展的有些慢……”

  韓彬聞言,皺眉道:“戶部先前不是庫存了不少存貨麼?怎會缺少棉布?”

  李晗苦笑道:“半山公,如今戶部哪裡還能存得下東西?但凡有些家底兒,都運往災區發給百姓了。若非如此,這樣百年難見的大旱,怎會隻死那麼點人?林如海行事霸道,為了赈災搏虛名,京城六大布号的布,除了京城百姓的餘量外,都叫他買光買盡了。眼下陡起兵事,朝廷便是有銀子,都沒地兒去買布。”

  韓彬搖頭道:“此事武英殿不好插手,即便舍下面皮來讓那位去啐,也無濟于事,還是請皇上出面罷……”

  言至此,韓彬面色忽地變得極其複雜,道:“子升,以後莫要再以國賊之名稱呼林如海師徒了。隻是理念不同罷,林如海為賈薔所言海外盛景所迷,他相信開拓海外之地,能解王朝三百年之厄。我們卻以為,隻要不斷深化新法,便能解決此難。海外之領,近乎無稽之談。但歸根到底,都是為了大燕社稷。唯一的擔憂,隻是賈薔的德林号強的太過。眼下一二年内,災情和邊戎不斷,不要再掀起内鬥。今日上書一事,就十分冒失。一旦賈薔得知後反擊……”

  “他敢!”

  李晗怒道:“調換京畿軍營,原是本閣分内差事,他敢……”

  話音未落,就見一軍機處行走急急進來,同李晗道:“李相,不好了!”

  “甚麼事,慌慌張張。元輔當面,成何體統?”

  李晗斥責道。

  他手下這名行走卻顧不得許多,道:“李相,繡衣衛突然出動,于兵部抓捕了兵部右侍郎,三位郎中,六位主事。另外,武選清吏司和庫部清吏司也被查抄了,連武官升遷的卷宗和庫部賬簿都抄了去……”

  李晗臉色鐵青下來,回頭看着韓彬怒道:“無法無天!無法無天!元輔,你看看這個權奸,跋扈到甚麼地步!”

  韓彬聞言,面色卻十分淡漠,緩緩道:“你調京畿兵馬,輪換山東兵馬,是分内事。他為繡衣衛指揮使,查抄奸佞不法事,難道不是分内事麼?”

  李晗聞言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道:“半山公,兵部諸官,怎會是奸佞不法事?”

  韓彬歎息一聲,道:“這兩天,查何毅庵之餘,老夫還讓人打聽了下兵部的情況。雖還不至于如景初年間那般一塌糊塗,但又能好到哪去?子升,賈薔現在敢動手,除了是還擊外,也代表了天家的意志。若無太後和皇上點頭答允,他會這樣做麼?

  都熬到了這個位置,好些事你并非想不到,隻是不願去想。隻覺得如今大權在握,待将賈薔兵馬驅逐出京城,十二團營握在手中,便誰也不放在眼裡……

  如今你當明白,為何天家不肯讓賈薔離去了罷?”

  李晗:“……”

  然而壞消息仍未盡,又過不到一刻鐘,李府管家被引入宮中,一見面就哭道:“老爺不好了!銳大爺和钰大爺被繡衣衛的人抓走了!”

  李晗:“……”

  這一刻,他突然冷靜了下來。

  ……

  午膳罷。

  賈薔一邊懶散的倚坐在椅子上,一邊同李暄笑道:“前兒得了回信兒,安南、暹羅那邊也漸漸不素淨了。咱們買了太多的糧食,多的叫他們有些吃不消了。分明收成不錯,糧價卻節節上升。好些百姓吃不起飯,情緒很壞。那邊兒傳信回來,說怕出事。”

  李暄聞言轉過頭來,問道:“那怎麼辦?把你的德林軍調過去鎮壓?”

  賈薔笑道:“鎮壓個啥?眼下能不動手,就不動手。再者,在那邊已經租了足夠的土地,明歲直接自己栽種糧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