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0章(第1頁)

  上頭李暄見之,嘎嘎直笑,樂不可支道:“賈薔,你小子忒陰險了!不過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今日,所以才把尹江、尹河丢在粵州水師了?怎沒讓他們去你的小琉球?”

  賈薔呵呵笑道:“預料到甚麼啊,隻是從最惡處揣摩人心而已,沒想到一猜一個準!”

  李暄聞言愈樂,道:“你倒不說你不做虧心事,不怕鬼敲門!”

  賈薔嘿了聲,同尹江尹河道:“時間緊急,閑話少叙。五哥已經先一步押着辎重前往嘉峪關了,你二人在馬步軍中打熬了十多年,養兵千日用兵一時,此次領四千火器軍皆以快馬急行軍。火器營如何打仗,你們目前不熟,就聽副職的,不要胡亂指揮,指揮了他們也不聽。你們就是去學習,開眼界長見識,順便積累軍功。有甚麼問題沒有?”

  尹江、尹河:“……”

  趕緊來回加起來上萬裡路,他們走一遭就是當吉祥物的?

  “賈薔,你小子是不是太過了?”

  李暄都看不過去了,提醒道:“人弟兄倆在軍中實打實的打磨了十來年,就讓人跟着跑一趟,沾點軍功?”

  賈薔呵呵了聲,道:“皇上問問他們倆,當了十來年的兵,帶過火器營了沒有?莫說德林軍的火器營,便是朝廷的火器營行軍作戰,和尋常馬步軍都是天壤之别,而德林軍的馬步軍,與朝廷火器營又有不同。總之這一遭,兩人以學習為主,學到了火器營如何作戰,以後才堪大用。”

  李暄樂呵呵道:“回京後不是帶十二團營麼?還堪甚麼大用?”

  賈薔搖頭道:“其父深谙官場之道,将來多半是要當元輔的。豈有父子同朝為巨宦,還一掌朝政一掌軍的道理?還是外戚。所以将來尹江、尹河多半是要調離軍中。依我之見,不若就随臣開海在外算了,自有建功立業之時。”

  李暄罵道:“朕就這麼幾個可用的親戚,你幹脆一鍋都端走了拉倒。想都别想!”

  賈薔搖頭道:“以後的事以後再說,多半也輪不到臣上心。尹江、尹河看一看,要休息幾天?還是直接上路出發?”

  尹江、尹河對視一眼後,一并拱手道:“以軍國之事為重,願今日立刻出發。”

  賈薔點了點頭,同李暄道:“臣說完了,皇上和其他人若是還有甚麼叮囑的,就說罷。”

  五大軍機默然,李暄氣笑道:“你這叽叽呱呱都指派明白了,朕和幾位軍機還說甚麼?不過,是不是太急了?”

  賈薔搖頭道:“西北這會兒還隻是幹冷,就算下了點雪,也隻薄薄一層,兩三天就幹了。可再等上些時日,大雪就真的下來了。依臣之意,最好還是在大雪封路前抵達嘉峪關,尋機重創準葛爾!隻要來一次狠的,打潰他們的軍心,就可以折返了。西北大旱,蒙古人并不好過,再死傷慘重,隻這個冬天,他們就難熬過去,沒必要硬幹。耗過這個冬天,明年春,甘肅鎮就可以西出嘉峪關,收複失地。所以這一戰,就在一個快字!”

  李暄聽明白了,又問尹江、尹河道:“你們聽明白你們妹婿的話了沒?”

  這厮啥時候都帶點不正經。

  尹江尹河也無奈,點了點頭應道:“明白了。”

  李暄又挑事:“賈薔,你不是要給定遠侯周武寫信,警告他别折了你的兵麼?寫了沒有?”

  賈薔扯了扯嘴角,道:“當然寫了。不管是哪個坑了臣的兵,臣拿他九族來頂賬。”

  不過出乎賈薔意料,五位軍機,居然連一個開口駁斥的都沒有。

  這說明甚麼?

  說明人家不願和一個必死之人計較……

  ……

  “啧啧啧!賈薔,爺都替你瘆得慌!瞧瞧那幾位大學士,如今連搭理你都不搭理你了。”

  讓人帶尹江、尹河去九華宮見太後,諸軍機也都退去後,李暄幹脆躺在一張長幾上,懶洋洋說道。

  賈薔樂呵道:“看來是韓半山發火了。”

  李暄側過頭來看着賈薔道:“爺同你說認真的,仔細着些。果真落他們手裡,爺未必能保得住你。爺如今愈發看出來了,這位置說是至高無上,狗屁!當初父皇為何殺荊朝雲……不就被這些老貨逼的?當然,這裡面有你先生在内,朕就不多說了。

  朕隻想告訴你,務必小心仔細些。如今不是你指着朕,是朕指着你呢。他們果真現在就辦了你,你想想,朕還有說話的餘地沒有?所以你可别陰溝裡翻船,連爺也帶了進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