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9章(第9頁)

  更别提,每年産出多少……

  振奮,亢奮!

  “李大人,朝廷總算想起咱們這些窮官兒了!難得,難得!這二年考成法攆的咱們跟狗似的,一邊還追繳虧空,都快逼死咱了!如今可算見着回頭銀子了!”

  “銀子在哪呢?讓你去種地,誰給你銀子了?”

  “啧,等把地分給咱,咱賣了,不就到手一筆銀子麼?”

  “做你的青天白日夢!地是天家的,隻分給你種了收些出息,還想賣?”

  “不能賣啊……”

  “别不知足了!打發幾個人過去,種上千把畝地,一年怎麼着也能出息上幾千兩銀子,還是細水長流的,還不行?”

  “話雖如此,可……罷了罷了,先看看,到底能封多少地罷。唉,如今看來一時間進項添不來,還得掏不少盤纏銀子,但願能早點收回些來。”

  此類對話,在各部堂衙門内,比比皆是。

  武英殿内。

  呂嘉笑呵呵的看着六部、五寺、二監、二院的諸多朱紫大員們,道:“這才是真正的曠世隆恩啊!新政自然是善政,不管甚麼時候,都能穩定世道安甯。但節流固然重要,可隻節流不成,官員們太苦了,并非社稷之福啊。清官當然好,可王爺說的更好,清官也不該天生就過苦日子啊!所以,王爺拿出一億畝上等良田來,作為天家貼補天下官員的養廉田。這養廉田到底該怎麼分,王爺并不幹預,要我等拿出個章程來。不過等議定章程後,天家會派天使,挨家挨戶的上門相賜,以彰各位為社稷勞苦之功。

  諸位,打大家金榜題名後,有多少年未見此等登門報捷誇功的殊榮了,啊?”

  原本還覺得朝堂上堂而皇之談這些的官員,此刻聽聞此言,都不禁笑了起來。

  是啊……

  誰不是經過無數次考試,一步步熬到今日的?

  縣試、府試、鄉試、會試、殿試……

  雖然極苦,卻也是絕大多數讀書人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。

  後來雖當了官,可是卻隻能在宦海中浮沉,曆經無數陰謀算計,艱難坎坷。

  運道好的,青雲直上。

  運道不好的,一生蹉跎。

  卻未想到,還有天使登門禦賜養廉田之日。

  哪怕大部分人心裡對賈薔之所作所為仍難以接受,甚至深惡痛絕,留在京裡隻為了一個“官”字,可如今也不由為賈薔的驚天大手筆所震驚欽佩。

  呂嘉看出百官面色的轉變,呵呵笑道:“攝政王一心想要南下,非二韓所逼,絕不會至今日之地步。眼下可還有人懷疑王爺存心為之否?且看看近二月來,王爺召開過幾次朝會?王爺不是懶政,也不是荒唐之人,他日夜為赈濟之事操持着,再有就是開海大業。

  多餘的話就不多說了,老夫知道,外面不知多少人在罵老夫,老夫不解釋,也不生氣,待二三年後,且再回頭看來。

  是非功過,融入褒貶,由春秋去書寫罷。

  除了官員的養廉田外,王爺還号召大燕百姓,主動前往海外,德林号會負責給他們分田。不過就老夫推測,未必會有太多人去。

  人離鄉賤,且大多數百姓都是本分老實之人,能有一口活的,就不願奔波萬裡,路費盤纏都舍不得。

  所以咱們要快些将章程議出來,将地分下去後,各家早早派人去種,也好早有收獲。

  官員先行,并在那裡發了财,賺得金山銀海,百姓們自然也就願意去了。”

  禮部侍郎劉吉笑道:“元輔大人是王爺親自開的金口,三萬畝良田。一年三熟的話,折合起來将近十萬畝咯。我等自然不敢與元輔比肩,較六部尚書、翰林院掌院學士等也要次一級。一萬畝不敢作想,八千畝總能有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