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朕不希望,下一次天災時,還要朕親自駕船出海,為了給百姓搶回一口活命的赈濟糧食,和海匪于大海風浪中厮殺拼鬥!”
“吾皇萬歲!萬歲!萬萬歲!”
“吾皇萬歲!萬歲!萬萬歲!!”
……
相比于外朝太和殿上的肅穆甚至肅煞,坤甯宮就好了太多。
諸王侯命婦,諸文臣诰命,諸皇親國戚之内眷俱在。
但今日之重點,顯然不在她們,甚至不在新晉皇後黛玉身上,而在那二十三名孩子身上。
除了感慨天家子嗣興旺到令人發指的地步外,更讓衆命婦屏住呼吸不敢大口喘氣兒的,則是數十名身着白衣頭戴白帽的女史,用刀刃将皇子臂膀上劃開一道口子,而後将痘苗滴入傷**……
一聲比一聲凄慘的嚎啕聲充斥着坤甯宮正殿,直到二十三位天家血脈被抱下去後,殿内仍靜的吓人。
一個個诰命看向黛玉的眼神,幾乎難掩“到底年輕”、“魯莽膽大”之類的意味,連賈母的神情都擔憂不已……
不過賈母今日确實風光了,以國夫人的位份,被推舉着坐于諸诰命之首。
且不提她是皇後娘娘的親外祖母,于皇後娘娘有撫育之恩,就看她如今直接住在西苑,便知道其分量了。
今日諸皇子哭成這般,賈母很是擔憂。
若果真出現差池,哪怕賈薔再護着黛玉,黛玉都要為此事負責……
黛玉自然明白,她坐于鳳榻上,呵呵笑道:“你們許該都知道,皇貴妃善杏林之術,當初在小琉球時,正得聞秦藩天花肆虐,死傷之巨令人心寒,嚴重威脅到皇上的開海大計。皇貴妃便與諸多杏林大家一道,尋到了一種不同于人痘的痘苗。經與秦藩數萬人接種,小琉球也有數以萬計的大人孩子接種,而無一例死亡,确實十分穩妥,且成功遏制住天花泛濫後,皇上便準備将此痘苗推廣天下,使我大燕百姓再不虞驚憂天花之肆虐。
但皇上仁心體貼,不忍強令百姓先為之,又念及諸卿家公忠體國,為國效命之功,亦不好強迫為之,所以特命天家子弟為天下先。
天家子弟先種痘,無恙,諸卿家中子弟再接,無恙,再推廣于民。”
此番話音剛落地,尹家太夫人笑道:“哎喲喲,娘娘操持的,這可是惠及天下萬民的大慈悲大善事!不過有一點卻不妥……”
衆诰命聞言一怔後,面色都開始微妙起來。
皇貴妃乃副後,與皇後一樣,手握寶玺。
通常而言,皇貴妃的位置都是空缺出來的……
今日立下皇貴妃,莫非……尹家是準備要掰掰手腕?
若如此想法,就太不明智了。
尹家雖然還有一位皇太後,一位皇貴妃,但普天之下誰人不知,這世上唯一能降得住天子的女人,隻有皇後?
于此刻挑釁,真不懼天家怒火?
莫非是老糊塗了,還當是宮裡那位太後主掌天下的時候?
如南安郡王老太妃、北靜郡王老太妃等诰命,一個個都蹙起眉心,她們是知道些尹家太夫人的,從來敬其智慧,因此想不明白,怎會在這會兒如此不智……
黛玉卻并不見惱,她微笑問道:“不知太夫人所言,哪一點不妥?”
尹家太夫人欠了欠身,笑道:“方才皇後娘娘說,是皇貴妃與諸杏林國手尋到的痘苗,可就臣妾所知,此事分明是皇爺和皇後娘娘所理會差辦的事。皇貴妃雖有參與其中,卻隻是打打下手……
這事是皇貴妃書信回尹家,說的極明白的事。臣妾原不想多嘴,但今日得聞娘娘竟将功勳都讓與皇貴妃,身為尹家人,實在受之有愧,不得不告明事實。失禮之處,還請娘娘治罪。”
黛玉笑容加深了些,溫聲道:“太夫人多心了,子瑜姐姐不過是謙遜。她通醫理,本宮又不通,如何敢攬功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