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,韓卿方才還有一言說的很對,十五載拼搏奮鬥後,朝廷上下不少人都認為,是到了馬放南山刀兵入庫安享太平的時候了,是可以躺在功勞金冊上恣意受用的時候了,因而一個個目空一切,驕橫跋扈,甚至貪贓枉法,民間已有怨聲四起……
這個憂患,才是真正要動搖國本的。
也是朕,停下進攻的腳步,最根本的原因!
好了,今日且到此罷。
趙國公薨了,諸卿當去吊孝一番,以全同殿為臣之誼。”
說罷,賈薔起身,折身離去。
留下一衆面色大變的軍機,額頭見汗。
顯然,當今天子對軍機處,已生不滿。
韓琮冷眼看了一圈後,目光在一衆宰輔中排名最後一位,亦是最年輕的一位面上頓了頓。
這位年剛過四旬的“年輕人”,曆經大燕苦寒邊塞,後又前往漢藩、秦藩曆練了十載,韓琮觀其驚豔之才和堅韌不拔之心性後,舉薦于林如海,果不負其所望,回京不過三載,便已入閣,跻身于當世最大的權力核心。
但願這個“年輕人”,能頂住壓力,帶來一些變化。
誰能想到,當年二韓、林如海等人一手建起的新黨,如今卻成了遠比當初舊黨更堅硬固化的權力堡壘……
不過,這并非不可治之絕症頑疾。
隻要不斷有心懷社稷黎庶不懼艱難的驚豔之才湧現,且能上位,大燕江山,必能萬世不易!
……
石碑胡同口。
步軍統領衙門早已在外圍戒嚴,内間又有禦林軍警戒。
先前趙國公府挂白報喪後,此處原本早已被前來吊孝的貴人們的車轎擠滿。
此刻,卻被清理一空。
姜家家主姜林,領姜家上下并前來吊孝諸文武官員,皆列于道旁靜立。
未幾,聽紛亂馬蹄聲起,轉眼便見百十騎兵狂飙突進而至。
不過還是在禦林校尉指示下勒馬,為首一身量高大,面上一道駭人傷疤令人驚怖的年輕人下馬交涉數言後,石碑胡同的防務一半由其接手。
再過十數息,終有貴人至。
二十餘位年輕人,看着多不過二十許,紛紛打馬而來。
然而這些貴人甫一露面,就引起了不小的騷亂。
蓋因這些貴人們,不僅一個個身着德林黃呢軍服,腳踩馬靴,而且頭戴大檐帽,大檐帽下,不見長發!
可他們的身份……
“臣等參見太子殿下、諸皇子殿下!”
文武官員見禮,姜林等更是叩首以謝天恩。
為首年輕人擺手揮退了禦林、親衛上前侍奉,利落的自馬上翻身而下後,親自攙扶起姜林來。
此人眉眼清秀之極,隻是看着并不嬌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