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(第2頁)

  又一并去了大檐帽,露出二十三,不,二十五顆寸頭腦袋。

  除了二十三位皇子外,還有林安之和王磊兩個親近外臣。

  方才都戴着軍帽,雖看後腦已經很是怪異,卻不及眼下這般突然的去帽。

  旁個倒也罷了,跪坐在兩側的數十個小的,尤其是五六歲的那些正淘氣的小子,見此卻是忍不住嘎嘎笑了起來。

  這一笑,卻讓那一些十四五六的皇子們面色紛紛大變,齊齊出手,捂住那些小皇子的嘴,然後對李铮、李鉚、李铄、李鋒、李鈞等年長皇子們擠出好大笑臉來。

  李铮沉穩些,隻笑了笑,風輕雲淡。

  李鉚、李鋒、李鈞等,笑容裡卻帶上了猙獰,讓一衆小皇子們面色發白……

  李铮這一批皇子,打小是被賈薔讓德林軍親自操練長大的,不是點到即止保姆式的訓練,是真正出汗見血的訓練。

  到了後面的皇子,則由其兄長們親自動手了。

  不經曆摔打,幼龍長大後也隻能是廢物。

  但難免會給人留下一些陰影……

  “真真是……”

  黛玉滿眼嫌棄,無語的看着一衆皇子怨道:“怎就成了一群喇嘛了?”

  “噗嗤!”

  寶钗等人噴笑不已,一衆皇子被取笑也不羞臊,反而紛紛呵呵哈哈樂了起來。

  直到賈薔的目光落在二十三位皇子中的二人身上……

  “你們兩個不是在漢藩主持内務府鋼鐵司的營生,怎也弄了這幅扮相?”

  皇八子李鋈嘿嘿笑道:“父皇,兒臣和十三弟這不是為了給母後過千秋節嘛,就湊準時機,和哥哥們一道回來,看能不能濫竽充數一回,說不準就能跟着混一份賞不是?”

  見其小彌勒似的圓臉上滿是谄媚,首先面上挂不住的就是其生母寶钗。

  寶钗心氣何其高也,嘗懷“好風憑借力,送我上青雲”之志,便是這些年在西苑宮中,協助黛玉和子瑜操持遍布大燕十八省的女子紡織工坊和安濟坊,出力良多,每每得黛玉、子瑜誇贊。

  如此才氣高遠之人,卻生了個這般憊賴的兒子!

  如今“外甥類舅”這四個字,已成其宮中禁忌……

  這會兒看着兒子的那副嘴臉,隐隐間似乎有兄長上身,寶钗心中幾乎絕望……

  好在,在一片哄笑中,賈薔卻很喜歡這個兒子,道:“你雖頑皮些,又不愛武事,但于财貨一道,有極高天賦。天家内務府交到你手裡,這幾年發展迅猛,朕心甚慰。”

  又對李铮等皇子道:“之後便是你們開疆拓土,建立封國,各為國君之時。你們最好齊力合為,按序齒一個個來。朕這個當父親的,不能讓我的兒子赤手空拳去拼搏。未來十年,每位出海開國的皇子,都有二十萬兩黃金的建國之資。

  你們可以拿金子,也可換成辎重,或是武器铠甲。具體要甚麼,可同你們八弟說。”

  李鋈聞言,登時感覺牛飛了,得意的哈哈大笑道:“沒想到,兒臣竟成财神爺了!一個哥哥二十萬兩金子,好家夥……咦,我這個當弟弟的,每人吃幾萬兩過橋銀子,不算多罷?”

  就在李鋈被幾個撲過來的兄長按倒拾掇時,黛玉小聲問賈薔道:“每個皇兒二十萬兩黃金?天家内庫哪有這麼多金子……”

  一旁的子瑜目光也從李铎面上收回,看了過來。

  她是大燕安濟坊的真正主事人,這十五年來,耗費不知多少精力培養醫師力量,甚至在科舉中專門開了醫科類考試。

  但設立安濟坊,培養盡可能多的郎中分布大燕十八省,如今更是包括藩土和外省,這其中需要耗費的資源填平一片大海都不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