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5章(第6頁)

  ……

第五十九章:聰明絕頂,不可小觑

  西苑,勤政殿内。

  諸軍機并各部堂大臣、五軍都督府數位都督正在偏殿議事,賈薔攜太子、皇子、準兒媳并小舅子林安之、外甥王磊從側門入内時,文武大員們雖驚詫随行中居然還有一姑娘緊跟在李鋈身邊,但也無人說甚麼。

  默默起身與天子見禮罷,又繼續議政。

  這是賈薔明定的規矩,不可因繁文缛節而廢大政。

  賈薔神态輕快,自顧落座于禦座上。

  到了今時今日,已再無任何事能叫他感到頭疼棘手了。

  餘者皆站立,楚娘顯得十分不安,整個人至今仍處于眩暈恍惚中……

  殿下,韓琮雖一臉老年斑,但火力極旺盛,聲音中滿含怒意道:“老夫不是同情唐藩土著,更未曾想過将其歸化為大燕子民。至少,三五十年内難以成行。但是,朝廷也不可做的太過。

  唐藩收複不到八年,前三年,各商号、各家族從唐藩尋土著之民前往秦藩、漢藩開礦,每丁尚且給銀八分,另給土邦之主銀五分。

  随後三年,德林号挑起各土邦之間大戰,拉一派打一派,大肆消耗各土邦實力,又親自出兵,覆滅抗拒大燕天兵的土邦。

  如今整個唐藩,還有八十二家聽從大燕,歸順大燕,跪伏大燕的土邦之王。

  也正因此,如今大燕各處從唐藩尋苦力勞力,一個丁口隻需付給土邦國王三分銀,藩民竟是連一分也無,僅留米數升。就這些米,還是人家自己種出來的。

  八年前,唐藩丁口粗計有一億六千萬數,五年前,因連番大戰,丁口至一億三千萬數。現在呢?不足九千萬數。

  觸目驚心啊!

  大燕之仁德何在?王道何在?”

  軍機大學士萬良沉吟稍許道:“邃庵公,唐藩丁口着實太多,且絕大多數目不識丁,不通教化。減丁之策,原是朝廷既定大政。但是,這些丁口的減少,并非屠刀所緻,至少不是大燕屠刀所緻,絕大多數都是唐藩土邦内戰造成的。至于之後的減丁,也不是人死了,而多是被雇傭成勞力,前往各藩土、外省甚至是本土勞作。或有一些損毀,但也都給付了銀子的。你老說的實在有些駭人,不知情者,還以為我等殘暴冷酷成為殺人惡魔。

  當然,或許如此仍不仁道,但為了唐藩的長治久安,這些若果真是泯滅心性之大罪過,仆等甘願領受其罪。

  若能鑄大燕萬世之基,便是日後沉淪六畜之道不得往生,仆亦心甘情願,絕不後悔!”

  自從開眼看世界,發現了唐藩之土後,随着賈薔開海思想起家,一步步坐上高位的重臣,眼珠子都是紅的。

  雖然國土面積遠不及大燕,可唐藩大都平原,幾乎凡落腳之處皆可耕種!

  盤算下來,耕地居然比大燕還多,還肥沃,甚至一年大都可以耕種兩到三季……

  簡直沒有天理!

  這麼好的地,卻讓那些懶惰未開化的土人給糟踐了。

  許是越容易得到,越不會珍惜。

  唐藩土人種地方式,在大燕看來,就是在糟蹋土地!

  正如賈薔多年前曾言,唐藩之地若入大燕,由大燕百姓耕耘,則大燕再無缺糧之憂!

  雖然小二十年過去,但對于當初百年難遇的大旱災,連京城糧價都高居不下的情形,諸文武仍記憶猶新。

  對于如此一座大糧倉,沒人願意放過。

  尤其是,已經吃進了嘴裡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