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直到一炷香功夫後,全身濕透了的賈薔才緩緩放下手來,又站立稍許,方折返回身。
引着諸皇子并諸文武,回了大内。
而遠觀的百姓們,激動之情卻仍未消散。
能夠親眼看到至尊至聖的皇帝陛下,就足以讓他們振奮。
而萬壽無疆的天子,竟然冒着傾盆大雨,在英烈紀念碑前禮敬,當朝皇太子并二十二位成年皇子,也都在暴雨中挺立如玉柱金梁!
這樣的天家,又怎能不受他們愛戴?
無數人跪地誦聖,無數人為之感動落淚,更有無數人山呼萬歲!
如果每個人都能捐一年壽元出來,那麼在場的百姓,幾乎都會毫不猶豫的将他們的壽元,捐獻給那位帶領大燕開天辟地的古往今來第一聖君,以期盼他真的能萬歲萬歲,萬萬歲!
……
“對于你們,朕其實沒甚麼好說的。方才諸朝中大臣誇贊你們,乃古今皇子的表率,一個個都成了人中龍鳳。果真如此嗎?”
乾清宮正殿内,換了身幹爽衣裳的賈薔坐于玉台龍椅上,看着殿内二十二位成年皇子,淡淡問道。
卻也不必他們回答,便又說道:“你們用遠超當地土著的強大武器,背後靠着人口近乎無窮無盡的大燕,大軍未起,足夠一年用的糧草已經起運。這樣寬松富裕的仗,是個人都能打得赢。所以,你們要是被捧幾句就飄飄然,自以為個個都是開疆拓土的戰神,那就太可笑了。”
“父皇,兒臣……”
不等李铮出列辯解幾句,賈薔就搖了搖頭,繼續道:“你們到底有沒有真能為,要看你們在非洲大陸立足,悉數開國後,到底能不能建立起根基。何謂建立起根基?無非就是治國有道,那才是見真章的時候。
朕當着朝廷的面,可以明白的告訴你們,對你們的糧食供給,今年是内庫出銀子,免費給你們,算是朕這個做父親的,給你們分家的一部分家當。
但明年的糧食供給,你們要支付市價的三成,後年為市價的五成,第四年七成,第五年就沒有任何優惠了。
布帛、兵器還有鋼鐵,同糧食例。
唯一可以永不加限制的,就是丁口。不管你們用甚麼條件,隻要能說服百姓,使他們願意追随你們遷移封國的,任何時候,都可以遷移。
最後再提醒一事,雖然你們各自封國内的一切軍政大權,皆由你們自決之,但每十年,要向中央朝廷上交一次戶籍黃冊,要确保各封國内漢家百姓的占比,超過七成。如果做不到,中央皇朝則有權力接收封國,即便以武力的方式。”
此言一出,不說諸皇子們面色驟變,連滿朝文武都神情凝重起來。
天子對即将遠行的諸皇子,還真是沒留幾分體面在……
“父皇!”
李铮出列見禮道:“父皇警醒兒臣等莫要生驕躁狂傲之心,兒臣等必銘記于心,不敢因些許成果,便自高自大,贻笑大方。此番出海,兒臣與諸皇弟必腳踏實地,聽從智者之言,與勇者為伴,兼聽為明,不輕狂自大。
父皇能供給與糧草、兵器、布帛、丁口,便已近解決了兒臣等所有難處,若仍不知足,豈非成了阿鬥之列?
兒臣等萬萬知足,唯一放心不下的,便是兒臣等遠離父皇、母後膝下,不能日日仰慕天顔,彼處離此山太高、水太長,卻讓兒臣肝腸寸裂!
唯願父皇、母後萬萬照顧好龍鳳之體,春忌生發夏避暑,秋防幹裂冬添衣。不食辛辣,不飲冰涼,望父皇……”
言至最後,這位自極年幼時便以沉穩而聞于世的皇長子,卻已是滿面熱淚,哽咽難言。
其餘皇子們,也無不熱淚盈眶,随李铮一道伏地悲泣。
這就是今日賈薔心情不佳的緣故……
祭奠罷近二十年來數以萬計的英烈後,又要送别諸皇子西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