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二十六兒也沒去征戰,也成不好的了?”
“我生的那兩個都這般,我還不得活活怄死?”
“德妃娘娘怎能這樣看?小四十二這樣好的孩子,竟還不知足?”
“非要逼孩子做甚麼?”
這就是相知相熟半輩子的好處,都知道外表謙和,内裡如冰蓮的寶钗心氣極高,若是大家一味的相勸,說些讓她看開的話,那寶钗指定要被羞愧的無地自容,甚至大病一場。
而現在這般“以毒攻毒”才是對付她的王道!
果不其然,寶钗的臉色由慘白漸漸恢複了過來,甚至有些羞紅慚愧,她都沒想到,李鍛的人緣能有這樣好?
她自然不知道,李鍛臨出海前,特意去尋了賈薔和黛玉,以求自保之計,便是為了今日。
而去看望薛姨媽哭訴,去探望薛蟠等等,都是得到了高人的指點!
這個高人,自然就是賈薔和黛玉!
此刻,倆年過半百的男女對視了眼後,都悄悄揚了揚眉尖,難掩得意……
……
第九十二章:戰争結束了
西苑,勤政殿。
賈薔、李銮、李堂天家祖孫三代俱在,李堂自十五歲起開始初步觀政,至今已逾三載。
明歲起,在成為大燕皇太子後,便要前往唐藩軍團參服兵役,并督導唐藩鐵路的大修建。
如今大燕朝野上下其實都已經形成了共識,鐵路是維護如此龐大之帝國穩定的根基!
本土在京城修通通往各省,以及各省利用地方财政自發修通各府、州、縣間的鐵路之後,本土已經成為鐵打的江山,再無人懷疑。
兵貴神速,還有甚麼樣的兵馬,能快過鐵路運兵?
在這個時代,鐵路運送再加上輕騎火槍兵和炮兵的配置,舉世無敵!
殿内還有于萬洲、鄭傑、趙思陽、李春城、張博榮、王正新等軍機大臣,并宣德侯董川、全甯侯張泰、東川候陳然等一幹五軍都督俱在。
除此之外,還有工部尚書賈蘭、戶部尚書于新雲、鐵道軍都統馬捷等重臣。
殿中正一面高架上,懸着一副輿圖。
卻不是大燕本土輿圖,而是寰宇周天社稷輿圖!
除了本土之外,還有秦藩、漢藩、唐藩、宋藩并諸外省,以及秦洲、漢洲、厄羅斯以及歐羅巴。
當然,輿圖遠沒有賈薔前世所見過的高清地圖精密。
但大緻輪廓還是差不離的……
而在這張輿圖上,用黑筆勾勒了許多線條。
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就是貫穿了秦洲、漢洲、秦藩、漢藩、唐藩、宋藩以及厄羅斯自烏拉爾山以東直至京城的最長的黑線!
“諸卿都看看罷,朕昨晚和太子聊了一宿,李堂也在側。我們爺仨都同意,這幾條黑線,就是朝廷今後三十年,慢一點的話,是五十年内,大燕的主要前行方向。”
“以舉國之力,開通這些鐵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