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6章(第8頁)

  聖皇仍在世,賢太子才剛剛準備繼位,而第三代,卻已經防範起同宗之國了。

  這不能說是對是錯,所以才叫憂患深埋……

第九十四章:瘋了罷

  勤政殿上,太子李銮看向李堂的眼神簡直陰沉的可怕。

  他都無法相信,這個自幼勤學聰慧的長子,居然能蠢到這個地步。

  李銮甚至覺得可笑,這座皇宇大殿内,荟聚了普天之下才智最頂尖的巨擘人物,如于萬洲之流,便是聖明如聖皇天子和他外公林如海都自覺不如。

  而李堂會不知道這些?

  不可能,李堂絕非蠢貨,怎會不知這些天子親口所言之事?

  那他為何還會如此賣弄伎倆?

  因為,恐懼。

  因為,忌憚。

  想明白這些,李銮臉色愈發難看起來。

  天家一派精誠親愛手足赤誠的局面,竟要壞在這個逆子手中!

  “李堂,你不堪社……”

  未等他咬牙将“社稷之重”四個字說出,肩頭就被李铮一把攬住,另一側李鋈也一步上前抓住他的胳膊,嘻哈笑道:“十六弟,你和父皇差的還有些遠哦。當初咱們不也是這麼過來的?為此皇貴母妃不惜拿十三弟做筏子,狠狠下了重手,咱們才慢慢明白過來一些道理。親兄弟尚且如此,更何況,眼下隔了一輩。你便是能管得了這個,以後照樣還會有這等事,人性如此,不必苛責。”

  李铮亦點頭道:“先議正經事,回頭我們這些叔伯們,再親自和他好好理論。到時候,你和弟妹莫要心疼才是。”

  李銮咬牙:“大哥便是不出手,我也要叫這沒出息的東西,長長腦子。且先不提天家骨肉親情,隻說眼下大燕雄踞世間,也無敵于世間,強盛至此,他居然會怕成這幅德性,果然就該早些派出去磨砺打熬,久留都中,他怕真叫人奉承着聖孫類祖了。往日裡不好多說,如今終是顯露了原形。我看也别去唐藩參軍了,直接去宋藩罷。真金不怕火煉,到底是真金還是廢銅,全看他自身本性。”

  說罷,也不理面色慘白的李堂,又對李铮等道:“皇兄,當年咱們兄弟,不也是自宋藩摔了大跟頭,而後才爬起來,一步步走到今日的?”

  李铮雖然心中想笑,不過到底給李銮體面,也知道他想要錘煉太子的苦心,便微微颔首,不再多言,看向玉台龍椅。

  賈薔一直未開口,有諸子在,這等事原也不需要他再啰嗦,除非李銮方才真要行廢立之事……

  他看向于萬洲道:“愛卿繼續說,這隐憂内患,到底如何解決。既然問題是咱們這一代人看出來的,最好能在這一代想出解決法子,不給下一代添麻煩了。愛卿雖然總說,一朝新人換舊人,鄭傑他們強于你。朕以為,他們或許以後能超過咱們君臣,但眼下嘛,還差一些。”

  鄭傑、趙思陽等軍機閣臣們自然誠惶誠恐,豈敢與聖天子、賢相君臣比肩?

  卻未料于萬洲竟笑道:“皇上,此事臣還真是準備留給後繼元輔去談。”頓了頓,又同啞然失笑的賈薔道:“臣近年來多得聖上和老恩相之過譽,難免心生驕矜之心,起了自大輕狂之意,果真自以為千古名相,開始褒貶起古今名相來。”

  賈薔知其言必有深意,哈哈大笑問道:“哦?愛卿褒貶了哪位名相,可有所得?”

  于萬洲呵呵笑道:“皇上,臣之幼孫不過七歲,卻酷愛三國。最敬仰之人,便是諸葛孔明。臣人老雄心在,畢竟得聖皇和恩相親口褒贊過,故而頗為不忿,便以諸葛武侯為第一例。臣以為,孔明雖多智而近妖,看似完美無瑕之人,但也有三大疏漏之處。”

  李鋈笑呵呵道:“于相,你老還真來?”

  于萬洲呵呵一笑,道:“所以才說,生了驕矜輕狂之心嘛。”

  “老八,不要打岔。”

  賈薔淡淡說道。

  李鋈忙住口,連連與于萬洲作揖道:“你老繼續,你老繼續!”

  他自是看得出,自家父皇對此人有多欣賞,多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