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(第10頁)

  顯然成書者可能是描述水平不夠,洋洋灑灑寫了一整本,有很多文字歸納起來,用易書元的話來理解就是在寫“這個很厲害”、“這樣非常強”之類的話。

  “調動全身經脈麼……”

  易書元喃喃自語着,書裡廢話不少,但能看出來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,成書者武功造詣或許并不低,隻是文化程度稍有欠缺。

  接着易書元又打算結合老教頭的心得來看,瞬間頭都大了,這老教頭記錄的習慣明顯有些特殊,外人看來顯得有些亂,易書元隻能硬着頭皮解讀。

  等再一次通讀一遍太陽都西斜了,不過易書元也能理解老教頭的心思了。

  按老教頭較為雜亂的記錄來看,也是認為這秘籍是有缺漏的,老教頭用自己的方式盡一切努力想要補足那方面缺漏。

  往往是時隔很久忽然想到了什麼,老教頭就會在某頁某句處,在原本批注的基礎上再補上新想法,所以整本書看起來比較亂。

  所幸老教頭還附上了圖。

  時至今日,老教頭應該是自覺圓滿,确實算是畢生心血了!

  這書中武學最大的好處就是打熬筋骨,彌補基礎的不足,同時又能生出内氣,逐漸進入内功之境。

  看得久了,易書元就想自己試試,書中雖然沒有插圖,但固有描述加上老教頭自己繪的圖也算夠了,對想象力豐富的他來說問題不大。

  易書元放下書站起身來,就在文庫内擺出架勢,這種武功同樣沒有什麼能被稱為内功心法的東西,内力靠幾個樁功架勢化五谷之氣産生。

  易書元這一站,直接站到了天色變暗,他經脈中原本就有内氣在也在緩緩運轉,所以根本不用經曆書上一些複雜的階段,很快能感受到一些内氣的變化。

  很自然地,易書元又換成了另一個架勢,僅僅片刻他就覺得不對,直接換到了下一個架勢,内氣的流動頓時更為順暢。

  然後是第三個架勢,易書元同樣微微皺眉,他能感受到全身經絡穴位最細微的變化,憑着前幾個架勢和對書中理解,他便順着感覺将不對的地方動一動,或意随内氣,或擺動身形,甚至在某種時刻身形輕輕震動,化解一些淤積之氣。

  不知不覺夜已經深了,整本書一共十二個架勢已經全都被易書元嘗試過或者改動過,直至子時,閉眼體會的易書元雙手空抱,順着感覺擺出了第十三個架勢。

  “唔吼……咕吼……”

  易書元軀體内部的經脈和髒腑在這一刻,竟隐隐發出一陣低沉的嘯聲,内氣更是随着嘯聲震動不止。

  易書元每一次呼吸,那種嘯聲便會隐隐響起,這是一種髒腑和經脈的震動。

  “咕~~~”

  這次不是嘯聲,是易書元肚子叫了,他睜開眼睛摸了摸肚子,感覺不但肚子餓,身體更是覺得疲憊。

  “這武功是有可取之處,但這麼練對我來說有些死闆了。”

  自語的同時,易書元直接盤膝坐下,沒有擺出任何一個架勢,但周身經脈中的内氣竟然像之前架勢那樣在震動運轉。

  而下一刻,不同于正常武學層面的變化在易書元身中出現,從身體的各個角落,竟然有一股股靈氣滲出,化入經脈之中。

  易書元嘴角浮現一絲笑容,果然行得通,我可以不需要五谷之氣和藥食大補!

  慢慢的,易書元臉上笑容收斂歸于平靜,他竟然通過這種習武方式,感受到了身中内景的變化,甚至因為那種嘯聲,内景之中響起雷鳴。

  天光逐漸變暗又随着時間流失漸漸變亮……

  當東方翻起白肚皮時,易書元眼皮微微抖動,緩緩吐出一股濁氣。

  “呼……”

  一口氣息吹出一陣風的感覺,文庫内部地面上灰塵四起,好一會才平息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