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娃娃若是能借此機會能獲得人身修行,那就真是因禍得福了。”
“天地萬物皆有機緣,而天道獨鐘人族。
人乃萬物之靈,生來得天獨厚。
修行之輩以近人者為妙,草木之中,人參修得近似人形,能走能遁,化身妙絕,走獸之中,猿猴之流亦往往法力不凡。
因妒伺人身之妙,才有那諸多邪祟铤而走險!”
聽得老松的感慨,黃宏川也不由歎息一句。
“遂入了歧途也!”
易書元當然明白人身修行的好處,所以很多妖物化形皆是人形。
但是人也往往最容易被紅塵浸染,被七情六欲所左右,好的占得多,不好的也多。
而老松的話也讓易書元明白了一些關鍵,就是松翁至今不得脫形而出。
難怪易書元一直覺得老松的身形帶着一些虛幻,他開始以為是自己道行不夠看不清,現在深聊之後才明白原來這依舊不是真身。
聽着老松的話像是在訴苦,黃宏川“嘿”了一聲。
“化形與道行确實有很大關系,但在天地之間有萬般玄奇,修行之輩千奇百怪難以盡數,各人皆有困難,各人也皆有機遇。”
一邊的易書元聽得津津有味。
“請黃公指教!”
黃宏川點點頭,将杯中茶水倒了一些到茶幾上,又從一邊的地上拈了一撮土撒上去,土和水漬在茶幾上融化,漸漸化為各種形狀。
“飛禽走獸生來肉身到處奔走,花草樹木生來勾連大地。
雖都彙天地靈氣吞日月之輝,但嚴格來說,前者成氣候為妖,後者則是精怪之屬,反而更近山石等靈物。
隻是世人不分,皆稱為妖,久之則有了精妖不分的習慣,不過倒也無傷大雅,算是已成常态。”
易書元心中微汗,他也這樣的,但貌似好像之前身邊這兩人也沒說這麼清。
黃宏川話音一頓,繼續說道。
“就如飛禽走獸鱗殼蟲蠃之流各有不同,花草樹木亦是如此。
如參天古樹,難動分毫,走脫固軀之地需修外身,再轉靈明,再成真身,而所留舊軀則是真殼;
小一些的花草,則影響小一些,也有移栽的,有過一些人世傳說。”
老松這會也從自身的郁氣心态中走出來,重新露出笑容補充道。
“山神大人所言甚是,一如我方才所言的人參精,也是一種特例,而我樹軀根深蒂固,根基深厚雖有諸多好處,卻也讓我難以脫形,哎!”
說着老松自嘲一笑。
“在本方天庭倒是報備了,若哪一年我殒于天劫,亦或是大限已至,算是能得一個小小的神位,又或者,另有機緣吧……”
老松用眼神的餘光小心瞥了一眼易書元。
若說世間能點透玄機奧妙者,當屬仙人為第一流,所以才素有“仙人指路”這樣的傳說。
隻是能到那種境界者實在太過罕見,也太過不食人間煙火,但眼前的易先生老松看不透,山神也不願意說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