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(第3頁)

  灰勉對控水也很有心得,算是為易書元提供的指導。

  得《五行妙術》觀水之道後補充領會之下,易書元對水行之妙已得三分真味。

  易書元擅長禦風,入道之劫曆經驚蟄之雷,雷屬木,而撫尺玉驚屬雷屬木,木行真意易書元也體會極深。

  禦金禦土有闊南山神心得饋贈。

  尤其是禦土,易書元雖從未施展禦土之法,卻借通感之能領會其中真意。

  但禦金易書元總是差點意思,禦火則是他五行之中最弱的。

  這或許和易書元自身的性格有些關系。

  在誅殺貓妖的時候,易書元于禦金之道,領會了那幾分鋒芒,更是在煉酒之時領會了幾分躁動的禦火之靈。

  自身不足得以彌補,到如今易書元有了内煉五行的自信了。

  随着易書元的修行越來越深入,心神不斷延伸,恍惚之間分不清心中内景與外界天地的區别。

  内景之中,易書元盤坐在山巅丹爐旁。

  而在外天地之中,易書元盤坐之地邊有一個酒葫蘆,其形竟和丹爐十分相像。

  酒葫蘆拟丹爐變化,本是易書元此前福至心靈的想法,在此刻成就了内外呼應道法自然。

  更能借天地之力突破自身桎梏!

  某一天,灰勉從修行中醒來,它看向一側,竟然看到自家先生面前的不是酒葫蘆,而是一個大大的丹爐。

  嗯?

  灰勉用爪子使勁揉了揉眼睛,再看的時候易書元面前的還是酒葫蘆。

  灰勉愣在那邊開眼又閉眼,好一會也沒弄明白剛才是不是錯覺。

  ……

  山中的日子一天天過去,灰勉坐不住的時候就會出去山中轉一圈。

  看着山中野果成熟,看着大雁從天空飛過,看着山中草木逐漸枯黃,看着落葉結霜,也看着雪花飄落……

  易書元雖然處于修煉之中,卻也同樣交感萬物,和灰勉一樣“看”到了這一切。

  但在修行上,明明已經領悟五行根本之理,卻總是還差點意思,隻不過易書元并不着急。

  直至當年臘月二十五。

  易書元隻覺得這一刻内外天地虛實之間氣機交彙。

  天地之間五行氣數猶暮至朝,于生生不息之中化入新意,雖還是臘月,但新春之氣已至。

  易書元嘴角露出微笑,可下一刻就心神震動。

  外天地之中五行複生,但易書元隻覺得自身内景天地中,五行氣息仿若内外逆轉,竟開始枯竭……

  這一刻,易書元明白,真的被當初的他言中了!

  立春,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于此!

  劫至,内外天地交感成虛實陰陽之勢,外天地蘇生,于内天地則反之,五行不濟,往者去而不續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