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(第7頁)

  官差掃視船上一周,看得出來這船也載了一些乘客,視線更是在易書元和楊本才處略微停留,這應該是趕考的儒生。

  “茗州,那麼應該是運了茶葉了?可否需要返貨?數量和預計停留時間算好了嗎?”

  “回差爺,是茶葉,數量不多,僅僅小半倉,具體數額和一應事務,已經記錄在此,差爺您看……”

  管事的将一張紙條遞了過去,不過不遠處的易書元明顯看到紙條下還墊了東西,八成是銀票什麼的。

  官差接過紙條一摩挲底部,快速瞥了一眼,看到是京城大通錢莊的五兩銀票,頓時臉上帶了一些笑容。

  “嗯,是懂規矩的,已經全都寫好了,那也省了我不少事了,船上沒載什麼通緝犯吧?”

  “哎呦差爺,這是什麼話呀,咱東家是小本生意,再三叮囑我看緊了,如何敢犯法呀!”

  官差笑了笑。

  “販茶還能是小本生意,你們這些商人啊,呵呵呵呵,我下倉去查查吧,例行公事還是免不了的!”

  “是是是,差爺請!”

  管事的連連伸手作請。

  等官差查完之後,官差回到甲闆上遞給管事的一個木牌,上面寫着“丙六”代表着泊位,又給了一張便簽,蓋上随身帶着的印戳。

  “明日巳時入港,後日午時出港,誤一些不要緊,卻不可超了時候!”

  “知道知道,多謝差爺!差爺慢走!”

  管事的連連點頭。

  官差擺了擺手,在走向繩梯的時候看向易書元和楊本才的方向喊了一聲。

  “當今天子有旨,今年的春闱恢複了兵法和武科内容,能知兵事者可以試試,這旨意是傳出去了,但應該還沒廣傳。”

  在數十年前,大庸的武科就被主要以軍中薦舉制的一系列制度替代了,已經很多年沒設科專考了,但再次加入也說得過去。

  而大庸的科舉其實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,在一些炙手可熱的名目當年,一些事也會體現在其他科舉考卷中。

  比如今年第一年恢複武舉,那麼文科貢士考試的時候,大概率可能有兵事方面的内容涉及,或許不多,但絕對有。

  畢竟大庸也向來有儒将的傳統,能文能武是一段佳話。

  其實這種事隻要到了京城内部,肯定馬上就知道了,但提前會知一聲,還是很令人承情的。

  楊本才聞言趕忙拱手緻謝。

  “多謝差爺告知,若非您說,我還不知道呢!”

  易書元也是向着這位官差拱了拱手,雖然他不是考生,但對方明顯也是對他釋放善意的。

  官差笑了笑,擺擺手順着繩梯下去了,那艘小船則繼續前往其他貨船。

  船上管事的對着楊本才和易書元笑道。

  “怎麼樣,坐我們的船有好處吧?不過這位公子,你不是不到承天府嘛?”

  易書元收斂了笑容,這人記性還挺好,正想說什麼,對方卻沒再說話了,笑了笑擺擺手轉身離去了。

  今天白天是入不了港了,還得等到明天上午,船上的人便提前開始休息了。

  不過貨船入不了港,不代表船上的乘客也上不去岸,在官差的小船離開之後沒多久,就有一些民間小舟劃過這些個抛錨的大船邊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