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(第1頁)

  走官道,穿過延山腳下的衛南關,然後再行數十裡,才終于到達了當今大庸朝廷的京師所在,承天府城。

  承天府城是天下罕有的雄城,站在城門外,易書元擡頭望去,光是城牆高度都足有九丈,牆面磚石巨大且嚴絲合縫。

  這種設計基本可以杜絕了大多數武林高手憑借輕功一躍而過的可能。

  就連易書元見了都心感震撼,而這樣的城牆是将整個巨大的承天府城都包圍了起來的。

  這個方位雖然是面向延山方向的,但依然有絡繹不絕的人出入承天府城,隻不過在這裡,查看路引變得嚴格了不少。

  對于易書元來說,路引這種東西從來不是什麼問題,而且顯然這裡也不是不能通融,他就看到有人一時間找不見路引了,靠着塞一點銀錢過關的。

  入了城中則立刻又是另一種感受,那是熱鬧與繁忙,是一片蒸蒸日上,處處人聲鼎沸。

  能見最尋常的大庸百姓,也能偶爾看到一些奇裝異服的存在,更有一些明顯來自異域之人。

  不論是穿着绫羅綢緞的人,還是身着皮草之輩,各色各樣的人群都能在這裡看到。

  有的人帶着好奇和驚歎看着眼前的一幕幕,也有大庸百姓帶着好奇和驚歎看着前面處于驚歎中的人。

  有那花魁坐着花車遊街,招蜂引蝶無數,使得進京趕考的儒生士子也趨之若鹜。

  更不用說能見到一些賣藝擺攤舞槍弄棒之輩,隻不過這些人往往要躲着京城巡查,時不時上演一場古代版本的“躲城關”。

  僅僅入城片刻,京師的繁華盡在易書元眼前。

  别說是易書元了,就連灰勉都顯得有些呆呆的,茗州城已經算是有數的大城,但若茗州城是溫婉的秀麗古城,那京師便是火熱的人間繁華。

  正在易書元走馬觀花的時候,邊上一個酒樓内的聲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。

  一人一貂視線轉去,見到樓内大堂裡,一張桌子面前的其他位置都坐滿了人,人群也不說話,聽着那桌前持扇之人繪聲繪色說講着。

  易書元便走了過去,站在酒樓門口靜靜聽着,并擺手回絕了正打算來招呼他的小二。

  “話說這開陽大運河近萬裡水道,大大小小所有河神廟中,神像竟然紛紛倒下,人皆說,那是開陽河神隕落了呀……”

  “更有人見到一個巨大的魚頭從天而降,便有人傳言,開陽河神觸犯天條,被天界斬首啊……”

  這幾句話過後已經到了尾聲,說書先生在結尾之後,樂呵呵向着人群拱手。

  “謝諸位賞臉,謝諸位賞臉了!”

  很多人取了錢财放到說書人桌上,可能是酒樓裡不給抽成。

  易書元也走了進去,從袖中取了幾枚銅錢放下才轉身離去。

  而沒走多少路,居然又在一個街邊茶館處見到有另一個說書先生在講着類似的故事,隻不過内容和上一個明顯有區别。

  “這麼快就已經有别的說書人編出來故事了!”

  顯然萬裡河神像崩塌是熱門事,這裡雖然沒有網絡,但一樣存在熱度,不少說書人都已經編排了自己的故事,暫時還沒分出個高下來。

  以後能流傳下去的統一版本,自然是經典。

  聽到先生的感歎,灰勉啧了一下嘴道。

  “一個個編得亂七八糟瞎說八道,而且說書的技藝也比先生差遠了!”

  聽到這話,易書元還是很受用的。

  “那是自然,先生我對說書可不會應付了事!咱們也來說書,就說這河神的,看看誰說得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