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也笑了。
“譚元裳還來請過朕,說是想邀朕聽書,朕哪有這般閑工夫啊!”
第153章
啟陣封河
“可是譚公也确實是一番好意,老奴都聽他推崇說那說書人的能耐,天下别無二家。”
聽到大太監的話,皇帝卻隻是笑了笑。
“此等戲曲小道不過是消遣,他如今算是富甲天下,倒是很有閑工夫了啊?”
似乎早就等着這句話了,大太監章良喜便順勢說着。
“陛下,譚公日前來宮内的時候私下和老奴提過一嘴,說是去年到今年,已經盡力籌出了九十二萬兩黃金,打算全都捐獻給國庫,隻是怕陛下嫌少,想要再等一年籌到,一百萬兩……”
饒是一國之君,聽到這個數字也不由吃了一驚。
“一百萬兩黃金?”
如今大庸通過一些鑄币和管控手段,就算是銅錢其實也比二三十年前的狀态要值錢的,銀子就更不用說了。
而金可比銀還要值錢得多,大庸市面上正常的金銀兌換,大概得到一兌十六或者十七。
“國中一年歲入才多少?”
去年大庸歲入一共大約九千萬貫,但這不是說收上來就全能存着,立刻就會花出去大半,真正能結餘國庫的可不多。
“譚公日前過來沒能見着陛下,有些話不方便當面說,便有一封信在這呢,說是陛下得空的時候讓老奴代交。”
說着,章良喜取出了那封信件,皇帝這會也不看其他奏章了,接過信件便撕開查閱。
越是看信,往事也一幕幕浮現心頭,皇帝的臉上也難得浮現幾分慚愧。
譚元裳信中内容大緻是說,如今就算有金牌,像他這種閑人想要見到陛下也不輕松了,拉了一段過往家常後,又講到這些年稅差也愈發勤快了。
譚元裳知道陛下的宏圖大計,多的也不說了,準備湊整将二十三年利潤幾乎盡付于此,雖未為官,也算為陛下盡力了。
看完信件,皇帝也是久久不語,如今雖然隻是承興十二年,但他登基以前就已經為大庸操碎了心,可以說拼搏了近二十年了。
譚元裳算是為數不多從皇子階段就陪着皇帝風風雨雨過來的好友,就是死活不願意為官。
“譚元裳說要請朕聽什麼書來着?”
或許是因為這封信,更或許是因為一百萬兩黃金,皇帝的心态這會輕松了不少,便這麼問了一句。
章良喜趕緊回答。
“就是《河神落》,這故事京城裡如今正火熱着呢,聽說各家講的都不同,還有不少戲曲班子排演劇目呢。”
“等科舉結束了,找他一起聽聽書吧!”
“是!”
皇帝這麼說了一句,随後緩緩站起來,一邊的章良喜則趕緊為他披上外套。
“走吧去寝宮。”
皇帝這邊休息了,但貢院那邊,很多考生可遠沒有到休息的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