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将軍謝慶、烏魚校尉烏大孟、巡河夜叉蘆樂公……
一些個有名有姓且尚在守護開陽大運河的水族神将,通過故事在易書元口中逐漸被人知曉。
而茶樓内的角落桌子上,也有人奮筆疾書快速記錄,雖不能記全,但力求故事完整,甚至有幾人相互約好記錄的段落,力求更加完整。
故事結束,聽書的人逐漸散去。
因為有茶樓的抽成,所以也無人專程來給錢。
幾位明顯是同行的人則和之前幾次一樣,紛紛走到易書元桌前行長揖大禮,寒暄過後才攜帶書稿離去。
如今易先生的本事和肚量,哪怕在同行之中也無人不服。
等人少了,坐在稍遠處的那個男子才起身再次走到了易書元桌前,拱手誇贊道。
“先生的書,真是百聽不厭,此等本事将來若是失傳,定是一大憾事啊……”
易書元起身回禮,笑道。
“無需閣下擔憂此事,在下已經收了徒兒,隻是暫時不在身邊罷了。”
想了下男子還是再次邀請了一番,不過如今的姿态已經誠懇了許多,因為眼前人說書确實不是為了利益。
說書雖是小道,但不論心胸氣度,亦或是才學本領,這位易先生可稱古往今來少有之大家。
“易先生,譚某還是想再請先生去家中說書,也不限什麼時間,先生得空願意就好,隻求能将你書中故事前後說完,不要落下半截便是!”
本以為這次還是會被回絕,沒想到這次易書元卻點頭答應了。
“譚老爺多次相邀也足見誠意了,易某近日得空,便也不推辭了。”
譚元裳聞言心中一喜。
“如此甚好!先生要多少傭金隻管開口,不用有任何顧慮!”
易書元神色平靜的看向譚元裳,想了下道。
“易某知道譚老爺是個能人,在下有一位龍姓好友遇上一樁事,希望能得譚老爺相助……”
譚元裳眉頭一皺。
“是何事?”
在聽完易書元的低聲叙述之後,譚元裳的眉頭很快舒展了,本以為什麼了不起的事呢。
十三樓坊确實是有些背景的,甚至受朝廷的教坊司分管,但對于譚元裳來說,這能算事?
“哈哈哈哈,易先生多慮矣,此事既然先生已經開口,譚某就鬥膽誇口,現在便算是成了……先生之友也是性情中人啊!”
聽完易書元的事,譚元裳忽然不隻是因為說書的本事而對易書元欣賞了,這位說書先生真是一個妙人啊!
而易書元客氣緻謝的同時,視線也看向了茶樓外的街對面。
肩頭趴着灰勉的卓晴正站在那裡發呆。
有灰勉在身邊,卓晴今日就在城中自由自在地逛,又在前者有意無意地提醒下,也湊熱鬧般一起到茶樓外聽書。
至此刻,看到那位說書先生,雖神态舉止都有不同,但卓晴認出了那把折扇,就連心中也有一種特殊的感覺。
“那說書人,就是龍大俠,對麼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