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(第1頁)

  在場的人除了譚元裳聽過書的知道劇情以外,其他人都隻是覺得那位坐船的另一個儒生有些不凡,但不清楚具體身份。

  直到書中儒生夜間走向船邊,幾句話将鯉魚精引出來。

  這一刻,衆人才明白,原來那儒生是一個遊戲紅塵的仙人!

  随後易書元就學着陸雨薇的聲音說出了那句經典。

  “我見這船氣息清澈,覺得船上定有好人,就想着混上船,一般見到我這種魚都該是養起來的,誰知道這裡風俗這麼怪,竟然要吃我……”

  易書元模仿陸雨薇的聲音可謂是惟妙惟肖,将當時她那種無奈又氣憤的語氣通過戲劇效果,更刻畫得誇張三分。

  在場聽衆無不忍俊不禁,不少人不由笑出聲來。

  第二第三段,之前易書元在城中說書的時候,因為時間關系,是分成兩天來講的。

  但這兩段連貫性比較強,其實結合起來講聽着會更暢快。

  今天晚上有的是時間,可以直接将四段講完,自然連貫性更強,聽衆聽着也更加舒爽。

  仙人去首廟,三柱清香廟飄搖,逼得那開陽河神狼狽而來,跪地不斷求饒,令一些聽衆暗中叫好,卻又不敢出聲打擾說書人的意境。

  後來河神背地裡心胸狹隘準備上天告狀,又讓聽衆咬牙切齒。

  同書中事共情,便是聽衆對易書元說書的最大認可。

  随着劇情進展,此刻已至最後關頭,易書元以感慨的旁白稍稍舒緩聽衆的緊張。

  “正所謂萬般困難皆不怕,隻恨初心不再,年朝生身為開陽正神,在照妖鏡中竟然是如此污濁的妖物了,可悲可歎啊……”

  随着天帝敕令落下,年朝生那驚慌絕望的聲音也通過易書元的演繹再現。

  “斬妖台,斬妖台……不,就算要死,也是去斬神台啊,我不是妖孽,我不是妖孽,帝在場聽衆,包括也一直留意着劇情的明暗侍衛,全都升起雞皮疙瘩……

  之後易書元沒能去斬妖台,但年朝生這絕望的聲音已經是最好的遺言。

  五雷轟邪祟,斬妖台上神刀落,一代大河水神至此被誅,巨大的頭顱從雲台上轟然落下。

  “轟……”

  易書元還模拟出了河神頭顱墜地的聲響,随後萬裡廟宇中,河神像紛紛崩滅……

  第三段至此結束,所有聽衆都長出一口氣。

  大庸皇帝都不由需要深呼吸幾口氣來舒緩情緒,而在他心中對這故事又有其他感悟。

  “凡事皆怕失了初心,多少名臣大将,本是國之棟梁,卻因為失了初心,最終卻成了禍國殃民之患,古之帝王,多少心懷大志,最終卻成了荒淫無道之陛下聖明。”

  “而百姓愚昧,使奸佞有機可乘,正如祭河神中的那個巫婆,假借河神名頭,不但謀私利,還害鄉裡……位越高者不正則禍患越大……”

  ……

  兩段書下來,衆多賓客又需要去方便一下。

  而夜已經深了,譚府的廚房開始派人送來一些熱的宵夜,為賓主和說書先生補充體力。

  至于困意,那不可能有的,就連最小的皇子這會也精神奕奕,等着聽最後一段呢。

  最後一段則更是趣意橫生,仙人變化尋妖孽,水中神将來相助。

  這一段為了凸顯水中神将的作用,易書元是弱化了一下岸上鬼神的作用的,但也不算偏題,畢竟本來他們也沒出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