隻不過考慮到易書元的脾氣,江郎也不敢真的直接以“易書元”這個名字來立神像,便以“易仙尊”為尊号。
但塑像的逼真程度是一點不得馬虎的,肯定需要和龍王像一樣新造。
……
入冬時節,漁桑村中,卓晴已經醒來幾天了。
易書元一直待在這裡不走,也算是為卓晴護法。
如今已是隆冬時節,衆人泡上一壺熱茶,坐在木廊上帶着輕松的氛圍聽着卓晴叙述自己的修行。
易書元除了替卓晴解惑修行上的一些基礎知識外,其他什麼都沒有教。
甚至就連吐納天地元氣的方式,也是卓晴自己順着煉制法衣時的感覺而生,雖然這最初确實是靠着易書元的法力撐下來的就是了。
“我感覺坐在那,就像是在心中織一匹靈動的絲綢,也在上面繡出那一幅心中呈現的圖卷,每一縷靈氣都像是彙聚到手中的線,手中有梭亦有針……”
易書元聽着覺得十分新奇,這是意境呈現,隻是方式十分特殊。
“到後來是不是覺得這匹布越來越真實了?”
“嗯,越來越真實了,就好像布匹之外是渾濁一片,但内部卻猶如有山川流水,有紅花綠草,我繡的東西都活了……”
易書元微微點頭,他不打算破了卓晴這種渾然天成的感覺,除非出偏了,否則盡量不多加幹涉。
所以此刻便也隻是拿出了一本書冊,這是《五行妙術》的抄錄和部分總結,也加了易書元關于鑄成仙基丹爐的内容,《五行妙術》的原本則在齊仲斌那。
“這本書偶爾翻一翻,也不必奉為真理,若本心所悟與書中相左,便以本心為重,仙道絕非禁锢之路,各人皆有自己的章法。”
“這就是仙書麼?”
卓晴拿起書開心地翻了幾下,并沒有着急閱讀上面的内容,隻是手指輕觸上面的字迹,嗅一嗅上面的墨香,明顯是才寫沒多久的。
“還有仲斌,你此前的術士法術,我也都看過了,有一些也算不錯,有一些略有改動,以你的悟性,或許也能另有突破。”
那牽神陣法雖然有很大問題,但足見齊仲斌單純在術之一道上的天賦。
“隻不過勿要太重法術,修真得道易需并重,仙法是道行的延伸,亦能以法輔道。”
齊仲斌重重點頭,将師父的話牢牢記在心中。
“是師父!”
“齊小子,先生說你可以追尋自己的道去了,或許會在過程中鑄就仙爐的!”
聽到灰勉的話,齊仲斌也是微微點頭,他已經知道師兄會有一段時間跟随師父修行,雖然羨慕,但他也不會強求,正如灰前輩所說,正如師父所講,人各有道。
不過這時,易書元卻微微皺眉,甚至下意識拿起自己的茶盞嗅了嗅。
一股若有若無的香味不知從哪裡升起,好似在鼻前,又好似是直接在靈台之中生出。
第209章
仙修不能說,和尚不知道
這是什麼味道?有那麼一點像廟裡的香燭味,但又有所不同。
不會是香火味吧?
這念頭一出,易書元幾乎立刻就有了感應,恍若在某個位置能模糊感覺到什麼,好似在昏暗之中能看到一把煙霧,也隐有燭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