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(第7頁)

  這都是在常人眼中不可多得的寶物,很多其實都是傳說,存不存在都不一定。

  這所謂必成丹方直接可以略過,已經完全講求氣數平衡了。

  反倒是後面的丹方有可取之處,也有不少讓易書元眼前一亮,甚至書中已經總結出了天地靈氣的一些規律。

  是的,術士本身其實是難以感知到靈氣的波動的,即便術士有些法術會引動靈氣相助,但并非是從真正可見可控的角度帶動變化。

  可書中結合一些經驗,卻能總結出天地靈氣在不斷變動,随四季也從風雲,尋找有利的地點煉丹以提高成功率。

  而且書中不隻有丹術和煉法,還有丹爐的要求和制法,同樣值得細品。

  這丹術合天數星象、四季時令、風雲氣象、人和地利以及靈物丹材,涉及之廣,記錄之詳,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成就,真是多代人一起努力積累,嘔心瀝血的智慧結晶,不容小觑!

  正因為如此,易書元也會在閑暇之餘拿出來多翻翻。

  當然,也不至于為了看這本書而不顧吃飯,這會易書元留客舍的原因,隻是他知道有人會過來而已。

  留宿寺廟,寺中的齋飯顯然也是重要的一環,易書元已經聽到一些留宿客人說什麼“清油水濾污濁”之類的話了,所以這一塊的客舍中,不少人都陸續去了膳堂。

  易書元拿着書坐在門口蒲團上,仿佛一個正沉浸于書中的儒生,因為讀書太過認真以至于茶飯不思。

  此刻,有一個僧人正向着客舍這一塊走來。

  這僧人看着四五十的樣子,面容圓潤神庭飽滿,從腮部一直到下巴都有長須,但胡須顯得十分柔順,也并不濃密,身穿普通的棕色僧袍,卻又顯出不同于普通僧人的氣度。

  路上零星有香客見到僧人都會行佛禮問候一句,僧人也同樣雙手合十回禮問候。

  沒過多久,這位僧人就到了易書元跟前,後者也放下書冊擡頭看向來者。

  “貧僧照梨拜見仙長,不知仙長來我相山禅院,有失遠迎,請仙長恕罪!”

  僧人雙手合十,虎口夾攥佛珠,躬身向下,恭恭敬敬向着易書元行了禮。

  這儒生雖氣息不顯,但首先不可能是凡人,那淺淺一禮都沒拜下去,貼了金箔的佛像都抖了一下,此等存在如何能測呢?

  其人肯定非魔非妖非邪非鬼,同樣也不像佛不像神,做個排除法也大緻明白當是仙人!

  “易某也就是個留宿的過客,沒那麼大架子,大師不必多禮,請坐吧!”

  易書元從蒲團上起身向着僧人回禮,後者卻立刻側過身去,不敢正面受着。

  “善哉善哉,多謝仙長!”

  說完這句話,僧人才走到門口,那邊另有一個蒲團,是此前石生抱出來的,此時反而像是專門為僧人留的。

  僧人便在蒲團上盤坐下去,餘光往易書元膝蓋上一瞥,就看到“丹術妙絕”四字書封,心中頓時微微一跳。

  眼前這人可是仙人,所謂《丹術妙絕》,應該是仙道丹鼎之絕學,也即傳說中的外煉仙丹之法!

  這念頭一出,僧人心中頓時激動莫名!

  僧人趕忙收回視線不敢亂瞥了。

  “不知仙長尊姓大名,來自何方仙域,可是有事來我相山禅院?”

  “鄙人易書元,正如先前所言,不過是紅塵中一個說書人,也是一個留宿的過客,大師不會不歡迎吧?”

  “仙長說笑了,貧僧如何敢有此等念頭!”

  易書元也不開玩笑了,認真打量着這位大師,雖然剛剛就有這種直覺,但見到這人真的過來了,而且是以這種形式出現,不由既覺得奇特又覺得合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