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(第3頁)

  改動其中丹法比易書元無中生有要容易得多。

  “呃,若是我山中有的,自然是可以給先生一用,隻是仙道丹術玄妙非常,隻怕是黃某力有未遂啊!”

  “先生不妨說來聽聽,老朽也能幫上一幫。”

  黃宏川和老松并不是想推辭,可仙丹這種玩意别說是煉過,他們都沒看見過真的實物,所以即便知道丹也有品級,還是想得很高端。

  當然,人間術士偶爾所謂的“煉丹”,在兩人看來隻是作死,沒什麼可比較的。

  “應該還是能湊齊的,就算不行,也可另尋替代……”

  易書元看兩人這麼緊張,心中也有些吃不準,便将丹書上一條經過他略微改動的方子說出來參考。

  真聽到易書元口中其中一些丹材了,黃宏川和老松就頓時松了口氣,還是有不少能拿出來的。

  丹書上一些很稀有的材料,對于常人來說确實難得,但黃宏川可是一山正神,老松更是紮根山中修行經年累月。

  很多沒有錯誤的丹材在兩人這自然是能迎刃而解。

  山靈五行之屬的幾種材料,不外乎一些條件苛刻難以找見的事物。

  别說參、芝、雪蓮這種藥草類的,便是丹書中一向出來的所謂“不化冰魄”這種玩意,其實也真的有,但卻是一些精怪天生所伴之物。

  真正有難度的是所謂吞天地造化之靈物,其中也有一些是錯誤的,或者幹脆為臆造,要麼是凡人理解的名稱不對。

  但站在易書元的高度,也是一眼可辨,這些靈物都有一個特點,能彙天地之靈氣,日月星辰之華光。

  那沒什麼難度,丹爐本身就可成就此功,隻不過沒有基材附着難以成型。

  所以本為主材的一些有真有假的“靈物”,直接沒了,一些原本為輔材的東西,反倒成了附着藥力的基礎。

  三人拼拼湊湊研究過後,還是将丹材湊齊。

  在黃宏川和老松眼中,易先生口中的有一些材料,可能過于罕見,他們沒聽過,所幸是能夠以别的方式達到目的。

  而在易書元心中,基本已經可以确認,那群玩丹術的術士雖然嘔心瀝血,但不靠譜的時候是真不靠譜啊。

  很多時候丹方補不上丹道氣理的窟窿,或者五行失衡,或者陰陽失調。

  那怎麼辦?

  嗯,用臆想,臆想一種特别厲害的材料,找到它就能圓滿了。

  關鍵他們可能真的是苦思冥想太用力了,日有所思夜有所夢,夢裡忽然就夢到什麼了,然後定了名字留丹方。

  後人術士估計沒少被坑……

  也就是易書元自身是真正仙道中人,又有鬥轉乾坤爐,能将缺而不全之處盡量補齊。

  易書元在短暫時間内思來想去一番推敲之後,居然覺得焦增平以僵屍那一口氣煉丹,難得還更靠譜一些,至少是有實物的吧……

  但也不得不說,雖然極端,但于丹術之理上,術士受限自身不得入道,便窮盡一切想象,功不成則全術之妙,堪稱天馬行空。

  也為易書元的丹術提供了重要的參考。

  ……

  一個超乎尋常且同自己心意相通的丹爐是如何煉丹的呢?

  易書元覺得雖然有難度,但比起之前的想象則又要簡單太多,這還是他同時在爐中煉制法寶的緣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