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其他地方,通界縣已經好了不少,縣外聚集了大量的災民,不過很多災民的神情比起半月之前總算是少了一些麻木。
夜晚,同屋的楚慶霖已經發出了呼噜聲,但楚航卻還沒有睡,他點了一盞油燈,擺出文房用具,磨墨之後開始書寫。
搶險救災的經曆,讓楚航心中感觸良多。
起文沒有寫題目,滿是水泡的手捏着筆卻十分有力,筆墨重重落下,字迹力透紙背。
“大災之中,信心為上……”
這是楚航親曆之後所得的感想,也是見證了一起幹活的登州漢子們,乃至是所見的災民們慢慢發生變化。
因為這裡的百姓已經明白,自己并非絕望無助,朝廷正在盡一切努力救災。
或許不太可能是所有受災的地方都有這般效率和變化,但至少在欽差親自坐鎮的登州,這種情形是很能感染人的。
楚航寫了很多,逐漸也記述一些當下的問題。
比如雖然已經入秋,但水勢止住之後,這段時間的天氣卻異常炎熱,不論是人還是牲口的屍體腐敗都開始了,聽一些大夫說,這或許會滋生瘟疫。
比如各處都堆積了很多死水,蚊蟲大量滋生,擾人不說,也更容易傳播各種疾病。
救災雖然有條不紊,但疏河導流下降水位隻能是第一步,後面的考驗還極其嚴峻……
“咚咚咚……”
敲門聲傳來,楚航停下了筆,并順手“啪”一下拍死了叮在手臂上的三個蚊子。
“吱呀~”
門被推開,進來的人是欽差大臣李謙。
楚航趕忙站起身來躬身行禮。
“大人!我這就叫醒父親!”
李謙趕緊擺了擺手,他臉上帶着疲憊,但還是露出一絲笑容。
“不用了,沒有事找你們商量,我回來看你們這亮着燈火,就過來瞧瞧……”
李謙走進了屋内,看着楚航手上的很多都已經破了口的水泡,不由感歎一句。
“此等惡劣條件,你這年輕人還有精力做文章,可貴啊!”
當李謙掃過楚航所寫的内容時,當即被第一句吸引,随後就繼續看了下去,直至看到楚航目前所寫的最後一字。
“寫得不錯,寫得好啊!”
李謙認真打量着楚航。
“你應該不是當朝進士吧?”
“回大人,在下才疏學淺虛度光陰,如何能考得上呢……”
考不上麼?
李謙再次看向楚航所作的文章,簡直字字珠玑,是真的考不上麼?
聽聞早些年科舉舞弊嚴重,聖上一步步整頓吏治,如今應該已經好很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