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(第1頁)

  隻是嶺東水災,難道真的是妖龍作祟導緻麼?

  皇帝心裡也和明鏡一樣,宰相能看清李謙,他自然也能。

  李謙這樣的人,不至于拐彎抹角寫文編排他的,所以李謙寫的這篇文章隻能代表他所認為的事實。

  還是那句話,李謙這樣的人都能相當程度上認為是事實,那麼也讓皇帝不由有些懷疑嶺東的情況。

  “好了,李謙那邊除了糧食之外,還急需藥材,諸位卿家可有對策?”

  “皇上,臣以為堵不如疏,除了朝廷籌措,也該适當放松管制,鼓勵商賈自發前往嶺東……”

  皇帝看向說話的戶部尚書,微微點頭之後,後者才繼續說下去。

  “縱然是可能會貴一些,但關鍵時刻不至于無藥可用……”

  “罷了,便如此吧,諸位愛卿盡力籌措吧!”

  “臣遵旨!”

  皇上語态相對輕松,諸位臣子自然也放松不少,行禮之後紛紛退下。

  “良喜。”

  大太監章良喜上前一步回應。

  “老奴在!”

  “你說登州方向有什麼說法?”

  章良喜如實禀報。

  “老奴也是剛接到探子回報,确實如李大人所言那般,登州、兆州、耘州等地,民間皆在傳言天神斬龍一事。”

  皇帝微微點頭,又看了一看手中的奏文。

  “明靈滅厄顯聖真皇帝心中已經定了日後下旨為神封正,隻不過也得等災情更穩定一些。

第289章

疫起妖非孽

  九月下旬,立冬,雖然已經到了立冬,但天氣隻能算是略微涼爽,時不時還有高溫反複,好似酷暑仍舊不願離去。

  而對于李謙和很多人來說,一個早有估量的噩耗終于還是到來了。

  登州城内并沒有爆發瘟疫,或者說并沒有蔓延開來。

  在易書元那一日去過老婦人家中看過她兒子之後,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臨時欽差府彙報情況,随後盡可能展開全城排查。

  所以登州城内的情況還沒有起來就被控制住了,就連那老婦人的兒子,在缺少藥物的情況下,也“奇迹”般好轉穩定,在城内藥材到達之後也得以慢慢恢複。

  這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,災劫之中氣數不定,縱然是易書元也不能縱觀全局。

  而在登州城相對穩定的情況下,兆州白石縣一帶爆發了大規模瘟疫!

  白石縣處于兆州以西,距離兆州城不遠,距離登州邊界也近,但因為地勢較高,其實在之前的洪災中,是少數受到影響較小的地方。

  可也同樣的原因,使得白石縣在災情期間聚集了大量災民,很多災民在大水中幸免于難,但逃到白石縣之後也還是陸續有人死去,白石縣外不知多了多少亂葬崗。

  立冬當天清晨,本作為赈災典範被幾次嘉獎的白石縣令,終于還是發來了一封急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