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!”
段嗣烈點點頭,然後看向後方自己的親兵。
“所有人,下馬。”
一衆親兵紛紛從馬背上下來舒緩筋骨,然後随着自家将軍牽馬入城,直到這一群騎兵離開,城門口附近才開始紛紛議論起來。
鹿靈縣衙中,楚航停下手中的筆,略微詫異地看向來通報的下屬。
“武威營的段将軍來了?帶了多少人?”
衙役趕忙回答。
“回大人,隻帶了二十人。”
“走,帶我過去!”
楚航将筆放在架子上,自己站起來身來,他的信件應該還沒到都督府,至多也是才到,所以這位段将軍肯定是早就已經出發了的,來這不是因為他的信。
此刻的段嗣烈已經在衙門的公堂之外了,身邊隻有幾名親兵,而剩下的人則在衙門外的街上看馬。
段嗣烈打量着公堂内外的情況,這鹿靈縣衙應該已經很久沒有修繕過了,但公堂内部的一塊大匾額顯然是新的,或者說上頭的字是新的。
“明鏡高懸……”
段嗣烈喃喃着讀出來,這字迹十分有力。
這時腳步聲傳來,段嗣烈尋聲看去,見到了久聞大名的這位楚大人,也不由讓他眼前一亮。
哪怕楚航并非習武之人,但在段嗣烈這等境界的武者眼中,其精氣神的飽滿程度遠勝常人,一看就絕非等閑。
“見過楚大人,在下段嗣烈,奉都督之命在北倉州擇地作訓新軍之營區,在鹿靈縣中巡視一番之後,隻覺此處最為合适,又久聞楚大人大名,便先來拜訪了!”
“段将軍客氣了,楚某自然鼎力相助!”
段嗣烈的名号其實也不算小了,楚航之前也做過功課,知道他是大都督手下的得力幹将。
而且楚航十幾年前就見過段嗣烈的,便笑着道。
“當年月州武林大會,楚某也曾一睹段将軍風采,沒想到今日我們在西北共事,實在是有緣啊!”
段嗣烈眼睛一亮。
“哦?楚大人當年也去了武林大會?”
當初去月州的不隻有武者,文人雅士也是趨之若鹜的,就為了一睹《山河仙爐圖》的風采,可惜嘛,台子太高,有資格近距離欣賞的人太少,後面畫還丢了,所以很多文人都是掃興而歸。
“不錯,當年我舅舅在月州的元江縣擔任主簿,武林大會之時我也在月州,自然是去看了,江湖客的武功令我印象深刻!”
段嗣烈露出笑容。
“回首往昔,好似就在昨日……”
有這一段往事,文武官員之間的距離也迅速拉近,熟悉起來自然也快,而楚航也借機說明了一些隻有面對面才方便說的事情。
段嗣烈的神情慢慢嚴肅起來,聽完之後看着楚航道。
“楚大人可有證據?”
楚航搖了搖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