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(第7頁)

  須臾之間,白鶴重新變回了易書元,也讓跟随着的石生精神一振。

  “師父!”

  此刻的易書元不再扇動翅膀,而是腳下生風托舉他在天上站穩。

  “唳……”“咯咯咯咯……”“咯咯咯咯……”

  飛出去的一群白鶴都飛了回來,繞着易書元和石生周圍飛舞,形成一個白羽鶴的圓環,似乎是不舍離去。

  “易某在此還有事,你們就無需陪同了,長路漫漫,還需跋涉許久,都且去吧,以後自有機會再見!”

  “唳……”“唳……”

  鶴群鳴叫了幾聲之後又飛了幾圈,随後才戀戀不舍地向北飛去,很快在易書元和石生視線中隻剩下了一抹白影。

  “你不是要學着變白鶴麼?不跟過去?”

  石生撓了撓頭。

  “我自然是跟着師父。”

  易書元搖搖頭,到底還是年紀小,若換成齊仲斌,八成就會随白鶴而去了。

  灰勉跳回到了易書元肩頭。

  “先生,怎麼破?”

  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,小暑在此時,大暑王朝氣。

  有些事哪怕易書元不想牽扯其中,但氣數變化之中已經不知不覺牽扯上了。

  此刻易書元感受到了劫數的氣息,因為他已經有些算不清了,此乃劫來之兆!

  而灰勉畢竟跟随易書元這麼久了,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,所以才有此一問,而易書元的回答也證實了灰勉的猜測。

  “南晏的事,自然用南晏江湖的規矩來破!”

  念動之間,雲霧相随,易書元帶着石生一起飛向心中靈覺所指的方向。

第373章

他鄉遇舊識

  晏國也是一個大國,雖然大庸的人習慣稱呼北方鄰國為南晏,但實際上官方對方一直以大晏自居,有一個“南”字也是因為此國遷都向南,故而有了南北,但這也是大庸的叫法,或許也影響了一部分晏國人。

  易書元在天空遨遊,禦風之中長袖拂動也顯出幾分飄逸,仿佛還留存着幾分白鶴飛行的意境,在這過程中,也向着石生說着南晏的事。

  “大庸立國三百年,而将南晏放大到整個晏國曆史,立國已經有四百餘年,所以不少晏人其實在天然上對大庸是擁有一些優越感的。”

  石生眉頭皺起,哪怕年紀還小,但身為大庸人的歸屬感讓他有些不高興,但身為仙修的感覺卻讓他明白這是很正常的。

  灰勉這會也附和着點頭。

  “以我以前在南晏轉悠過的感覺來說,确實是這樣的!”

  易書元對于南晏的了解除了有限幾個認識的人,很多其實也是書文和道聽途說,但有一些還是能确認的。

  “當年大庸尚未立國,各處戰亂不斷,晏國趁機想要南攻,期間之得失也十分複雜,也是大庸和大晏宿怨原因之一。”

  說着,易書元看向弟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