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章(第6頁)

  易阿寶多少是有些理解的,隻是點了點頭,卻沒多說什麼。

  不遠處的山石上,黃宏川将最後一口菜咽下,把筷子往食盒中一放,嘿嘿一笑就整理一下提着盒子站了起來,也不和一群書生打招呼,自顧就繞着廟側離去。

  “請問閣下尊姓大名啊?”

  李從愠這時候見到黃宏川要走,趕忙擠開學生上前問了一句,能和剛剛那位在此的,可能也不是一般樵夫,或許是什麼隐居之士。

  “哎,我就是一個普通樵夫,免尊姓黃,走了走了……”

  黃宏川懶得麻煩,提着食盒離去,身影很快就遠了。

第409章

還沒忘這茬呢?

  姓黃的人天下何其多也,但李從愠一時間也想不到什麼黃姓的名士,當然也更不可能往山神上面靠。

  隻不過遊玩的心思是差不多都被手中的字給壓過去了,面對周圍的學生,李從愠祭出了功課大法。

  “我們也不光是看景,以秋日的闊南山為題,要做一篇文章,會錄入書院的考核之中!”

  “啊?”“來的時候沒提這事啊!”

  “哎呦,我以為隻是來玩的……”

  “太好了,我的考評有救了!”

  有人歡喜有人愁,三三兩兩各自商議起來,景确實要看,但都多了幾分其他心思了。

  “易阿寶,你過來!”

  李從愠叫了聲阿寶,然後帶着他走向一邊,另外兩人也想跟着,卻被夫子一個瞪眼吓退了回去。

  在這一處山崗的角落,李從愠靠着一塊山石,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字卷一點點展開,有種生怕力氣大了撕碎,力氣小了被風吹走的感覺。

  上面的墨迹嶄新的字呈現在眼前的時候,李從愠的心跳又開始不由自主地加速。

  “原來伯爺爺寫的是這首詞啊,北晏名士白孝節的《望天雨》!”

  在南晏那邊自然一直是以“大晏”自居,但在大庸這邊,顯然南北兩都時期的大晏根本不在一個層次。

  不過李從愠這會可沒心思考教易阿寶的功課,他的視線難以從紙張上挪開。

  “阿寶,當初那一幅《乾坤變》,就是出自你伯爺爺之手吧?”

  “呃,夫子,那個,您别怪我啊,我也是覺得不該讓太多人知曉,而且我伯爺爺這人吧,他也不喜歡張揚……”

  李從愠這才看向阿寶,點點頭道。

  “做得對,以後也不要大肆宣揚,那個,不知可否知曉你伯爺爺的大名,以及他是否在朝為官?”

  “他叫易書元,官倒是沒做,也很少回家,上次回來都好幾年了……”

  那便是個隐士了!

  本以為曾經所見的那字,是已故高人留下的墨寶,沒想到尚在人間,沒有名傳天下隻能是對方不想,而非不能。

  李從愠定了定心神,再次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字收起來,随後看向易阿寶道。

  “阿寶,家中長輩歸來,你自當回去看看,隻是不知你那長輩會不會不喜外人拜訪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