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生擡頭看了看灰勉卻還是坐着,明顯沒有才來天界的時候那麼有活力了。
灰勉對着杜小琳笑了笑,又看向石生。
“石生,你去一趟西河村,向易保康他們說明一下,就說先生訪友要多住一段時間,否則到時候回去先生準要被埋怨!”
這世上敢毫無顧忌地埋怨易書元,又讓他無可奈何的人,恐怕也隻有易保康了。
石生一聽,臉上也露出笑容。
“嗯,我和小琳這就去!”
“我就不去了,卓姨說給我做衣裳呢,我要去天坊宮!”
“啊?”
石生愣了一下,灰勉側彎腰低頭調笑一句。
“啊什麼啊?不是想下去麼?還不快去?”
“哦……”
石生甩出風火輪,不情不願地走了,杜小琳則笑着看向身邊的雲萊大神,這确實有些灰前輩的感覺了。
“灰前輩?”
杜小琳嘗試小心地喊了一聲。
灰勉嘿嘿一笑,看了她一眼,故意選擇不回答,不過他這種表現反而是讓杜小琳确信了。
石生的消息很快帶到了西河村,隻是讓人沒想到的是,這多住一段時間比傳訊和收訊的人想的都更長。
……
伏魔宮有一些變化,卓晴來往了漁桑村和天坊宮幾次。
近半年的時間轉瞬即逝。
對于易書元而言,卻好似剛剛将一些書籍的妙處通讀完成,那種求道的愉悅感和沉浸感中漸漸淡了下來。
思維也逐漸歸于平靜。
易書元的變化之道可謂是玄妙非常,以此道來契合煉丹時刻的種種變化也是非同凡響,但他原本所參悟的終究是一本凡典。
那丹鼎術士一脈的經驗雖然确實可圈可點,但也絕對無法同真正的仙道典藏媲美。
說實在的,很多煉丹之中的變數,靠得是易書元自身的仙法玄妙,靠着他自身變化運轉才得以平衡,又結合意境天地平衡的變化融合内外,這才得以成丹。
可是這種方式,縱觀天下也就易書元一人可以用了,站在真正丹鼎妙術的角度,其實是更為苛刻的一條路子。
而如今在神藥宮所閱的仙道丹典,則讓易書元耳目一新。
若說以前是霧裡觀花,靠着自身通感和變化,閉目順風勢,鼻息嗅丹香,憑着感覺煉化丹材。
那麼現在則仿佛拉開紗簾散去霧氣,讓易書元對丹術中一些謎團有了更清晰的認知。
總體而言,丹鼎之道确實還是十分玄奇的,很靠天賦很靠感覺,甚至很靠運氣,但參閱此道真正的經典,也讓易書元的感覺和變化能夠更加細緻入微。
丹道一些諸多妙解之術與己道相結合,則事半功倍!
而且易書元也深刻認識到了一點:丹愈強,則壞丹之變數愈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