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山峰不過是表象,也代表着山河社稷圖的元氣損傷,雖然如此,圖中世界的氣數卻翻騰活躍起來。
易書元站在山頂長出一口氣,手中琵琶重新變回折扇,指尖已經一片血肉模糊。
到此刻劫數差不多已經過去,他才心中升起明悟,此番劫數,不止是寒露。
因為寒露之金當權得令,所統所令者為誰?
金生于仙道諸爐,天道氣機勃發源于白露盛于秋分,于寒露才顯露鋒芒,庚金肅殺滾滾而來……
“就說怎麼生猛到此等地步……”
以往諸劫雖也危機重重,但還不至于到易書元幾乎生出絕望的地步,這次是真的恐怖非常。
隻能說凡事不能有什麼僥幸心理,借星河之力融山河社稷圖,又帶領一百零八位天神以天罡地煞之數布陣,看似穩妥得很,但劫數也會更加洶湧。
所幸易書元本來也不是抱着僥幸心理來應對的,且此劫也不隻是易書元個人之劫。
此刻易書元除了指尖的痛楚,身上也是元氣虧空,很快一枚養元丹吞入腹中,盤膝在山巅調息。
遠方擺開的諸多仙道殘爐正在漸漸崩碎,化為一陣陣殘存的金氣彙聚過來。
良久之後,易書元擡頭看向天空,一道道流光已經從山河社稷圖的各處飛來,正是從神藥宮帶來的第二種寶物,珍藏的諸多丹材。
一道道流光從天空落下,好似随着星力一起沒入鬥轉乾坤爐,又在很快在爐中之爐的内部顯現。
這一刻,緩過氣來的易書元随手一扇,鬥轉乾坤爐烈火升騰,同時,爐中之爐内部,一團耀眼的金焰轟然而起……
第454章
天下各道皆期盼
以爐中爐煉丹,這一手不能說後無來者,但也算是前無古人了。
至少易書元從神藥宮丹經閣内所見典籍殘篇中,也提到古時丹鼎各脈隻是有過類似設想,卻也沒有試過。
這倒不是因為這樣做太多多此一舉,而是煉制真正仙丹本就不易,不是次次都那麼安穩的,很可能招來天劫。
而如果要爐中爐煉丹,既成爐又成丹,那幾乎是劫數必至,且也會十分兇險,程度肯定勝過正常天劫,搞不好就是雙爐盡毀殃及自身。
此刻易書元不得不為古之仙修虛空點贊一波,你們的推斷易某人替你們驗證了,差點死這……
當然,這和易書元自己本人以及天庭氣運也是有很大關系的。
養元丹藥力湧現,調理着易書元的身軀,此刻易書元身體暖洋洋的,也有一股困倦感,他見一切氣機平穩,也沒有什麼謹小慎微擔驚受怕的樣子,竟直接在這光秃秃的山巅上躺下來。
“嗬呃……”
“今冬人易眠啊……”
一個哈欠過後,易書元口中喃喃着,随後枕着手臂側卧在山上,在一陣陣丹爐火光之中睡去。
或許是因為此前的庚金劫數攪動了山河社稷圖,也或許是因為那劫中水汽星力沖天翻卷充斥此界天地間,更或者和易書元這個主人也有很大關系。
自六年前進入山河社稷圖以來從未有過的變化在此刻悄然發生。
遠方一座幾乎被烈火環繞的山頭,火部星官環昱郎盤坐在此,他一絲不苟地連接同上一位神人和下一位神人的氣機。
雖然彼此之間如今根本看不到,但卻也能相互感應到彼此的存在,但也隻能順着這種“天地拟人”的脈絡感,來感應前後兩個“神穴”的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