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(第4頁)

  隻是這未必是天界的原因,也可能是易書元自己的原因,因為凡此類奇物,皆遊走于氣數之外,非成熟之刻不能察覺,哪怕是易書元也感應不到。

  所以就算天界有,易書元之前施法的時候也察覺不到,自然也帶不出來,就算有且知道在哪,多半也沒成熟,自然也不能輕易帶走。

  不過即便如此,天界丹材也足夠琳琅滿目妙物衆多了。

  這一刻,易書元觀丹材,念動之間,一切丹材全都化為灰燼。

  氣化萬物,萬物歸氣!

  在丹材的灰燼之中誕生了一股股剝離了一切雜質的氣。

  此氣衆多,呈現萬般色彩,種種變化都在丹爐之中不斷碰撞,甚至溢出内爐落到外爐。

  丹爐邊,睡夢中的易書元微微皺眉,隻覺還差點意思。

  “唰~”“唰~”“唰~”……

  懸浮于天空的剩餘丹材又開始不斷下落,随同星辰之力,猶如下雨一樣落入爐中,同時又在瞬間氣化……

  整個内爐之中,藥氣之多已經将整個丹爐充斥,又在滾滾爐火灼燒下不斷翻騰,孕育出一股恐怖的威勢,仿佛随時就會炸爐。

  唰……唰……唰……

  一道道光芒玄奇的波紋不斷從丹爐的山巅擴散,山河社稷圖中的神人也都能見到這種光芒。

  神人們從始至終都不知道煉丹的進度,甚至也不知道時間是九年,有的還以為可能要幾十年,但此時此刻也有種感覺,似乎已經快了!

  ……

  這一年秋,天地間氣數大盛,即使是人間的普通人,擡頭仰望夜空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那種星河之燦爛的壯麗。

  一般而言,在人們心中,這就屬于天有異象。

  這一年也是承興二十九。

  人間,承天府外的大延山山腳下,到處都是兵士,更是有一座禁軍大營紮在此處。

  這不是要動兵戈,在承天府天子腳下,在如今的大庸治下,也不可能有什麼山賊匪徒在這山中作亂,所以也不是剿匪。

  一場皇家秋獵。

  自當今大庸天子當政,改年号為“承興”以來,少有大規模的皇家遊獵,但這一次卻聲勢浩大,非但帶了皇族,文武重臣也有不少同來的。

  一般而言,皇帝并不願意驚擾百姓,不過這次難得幾乎将不大不小的延山各處都守住了,也算是難得任性了一回。

  清晨的禁軍大營之内,皇帝帳中點了一盆炭火。

  七十多歲的總管太監章良喜依然滿頭黑發,但那個他身邊坐在禦案前的大庸天子,頭上卻已經沒幾根青絲了。

  “嗬……”

  皇帝朝着手中哈出一口熱氣,搓了搓手繼續拿起筆杆子批注奏章。

  對于别人來說确實是遊獵,但顯然對于大庸皇帝而言不算,至少不完全算。

  “今年入秋就這麼冷啊……”

  章良喜心中微微一緊,作為武功登峰造極的武者,他對這點寒涼一點根本就嗤之以鼻,而皇上的有此感覺也不是說普通人真就不耐寒,而是皇上已經衰老了,身子已經大不如前。

  “陛下,都快深秋了,可不就冷了嘛,命人再添一盆炭火吧?”